写方案网 > 学生范文 > 读书笔记 >

阅读论语读书笔记

时间: 新华 读书笔记

写读书笔记需要对阅读内容进行思考、分析和总结,长期坚持可锻炼人的思维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写阅读论语读书笔记有什么要注意的呢?这里给大家带来阅读论语读书笔记,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论语读书笔记篇1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与其他的语录没什么差别。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有关修身、治国的思想流连于语录的字里行间。

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

就我看来,人的一生中秉怀着许多有关生活的触动,只是很多时候,这些触动没有点燃让我们人格震撼的导引线,而使我们困窘地活着。于丹的《论语》心得中,虽然从其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解读《论语》。但毕竟是一种颇能为大众认可的个人独特的对于《论语》的感悟。每个人要是想要在《论语》中找到让我们人格震撼的导引线,还需自己到论语中慢慢寻觅。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今人们对父母的付出视之为必然,孝道在逐渐褪色。对现在的人们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

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事父母能竭其力;”为人子女,做让父母为你担心的事情,也不算是孝道。如今人们认为只要提供父母良好的生活条件就是孝,而对父母们的感情需求漠然不管,不听从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但父母们真正需要的就是这些。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

阅读论语读书笔记篇2

“半部《论语》平天下!”孔子那睿智闪光的语言光照古今!不必说一代伟人M,一代枭雄蒋介石,对它情有独钟,就连后世的文人墨客、平常百姓受其深远的影响也不胜枚举!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道理是: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这不正是君子的品德吗?孔子说的这句深刻而又蕴含哲理的话,告诉(用词不准,建议改为:不外乎告诫)人们修养是如此的重要。修养好像花儿在寂静中开放,成功的果子在光明里结实。

前苏联华西列夫斯基当了三十年的参谋长。在别人眼里,他似乎没有什么特长,但为什么会当了三十年的参谋长而立于不败之地呢?

因为司令部在集合开会时,他总会第一个到,然后走到地图前,用手指着敌人应在什么地方出现,我军现在在哪?如何挡住敌人的去路,而将他们一网打尽?他在那似乎总是在自言自语,到会的人都说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自言自语一定是发疯了。

华西列夫斯基听到大家的非议后并没有生气,依旧在那里想着大事……开会时让他发言,他一会说这儿,一会说那儿,云里雾里,在坐开会的人都听得稀里糊涂,斯大林来回踱着步子慢条斯理地说道:“坐下吧,我亲爱的华西列夫斯基同志,你不要说了,还是让我来说吧!”斯大林把战争形势分析得头头是道,让人听了不由得心服口服。

原来,聪明的华西里夫斯基早在开会前的自言自语,就已经把重要的信息,神不知鬼不觉地传到了在屋子里来回踱步、吸烟、思考的斯大林的耳朵里,他不怨恨别人对自己的不了解,这不重要。只要斯大林明白就可以了!

就因为华西列夫斯基对别人的指责不愿恨,才没有使自己在政坛上树敌过多,又得到了LD的赏识,才当了三十年的参谋长,成就了他光辉的的一生!修养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只要你永远拥有它,你的人生就会拥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阅读论语读书笔记篇3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此刻有一些人办事,无论事大事小,总是要把前因后果,种种可能都思考清楚。反反复复,举棋不定。用当今主流的眼光看来,这种人都是能够统领大事的,因为他们是那么的谨慎,精打细算。由此看来,“三思而后行”是夸赞人谨言慎行的。

但是,在孔子的这段话里,却并不赞成以季文子为例的“三思而后行”。“三”在古文中多作虚词,当“多次”讲。季文子是鲁国大夫,十分计较个人得失。这人思考事情反复不定,办事过于谨慎。孔子说:“思考两次就能够了。”为什么是两次而不是多次思考呢我想,这就牵扯到前面孔子所云:“敏于事而讷于言。”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提倡君子之道。何谓君子君子也是血肉之躯,但是办事讲究迅速敏捷,说话谨小慎微。这就是季文子的谨慎之所以不为孔子所称赞的缘故。

孔子所说的“敏于行”,并不是说毫不思考后果地草草了事。孔子是要人们斟酌计划两次。因为有“敏于行”作为基础,所以第一次思考便就应定下了大致脉络,第二次思考只但是是锦上添花,查漏补缺罢了。由此看来,第三、第四次的的思量便纯数剩余了。这种状况和我在考场上的境况大致相同。第一遍填完答卷,整个试卷就明白了打半。这时候的胜负其实几乎成了定局,只但是还就应检查一遍,以防有小节有亏。但是别说时间无多,就算有时间一遍又一遍地检查下去,我也不会做。为什么因为这时候第三次视察考卷,虽然更加细致谨慎,但是不免患得患失,个性是在一些改动过的大题目上,往往疑心大盛,先前的果断全都抛诸九霄云外了,当真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反倒坏了事。

谨慎是人沉稳的表现,但是过于谨慎了,却是小器,拘泥于琐屑之中了。所谓“物极必反”,如此“三思而后行”,就只有坐失良机,自己吃自己种下的苦果了。

阅读论语读书笔记篇4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宣扬“仁”。在《论语》中,孝道有着不可动摇的低位。中国人自古认为百善孝为先,把孝道作为道德之根本。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年轻学德的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对现在的你来说,你一定认为孝只要做到能养父母孩子吃饭就行了,但狗了、马了之类的动物都会喂饱幼崽儿,如果人不能做到持之一恒的照顾老人小孩,那人还跟动物有区别吗?人与其他动物的区别之一就是可以探知他人的心理,对父母尽孝不只是物质上的供养,还有精神、心理的关爱。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意思是孩子孝敬父母,不能使父母为自己忧愁。只有自己有疾病时,父母才为自己担忧,其余一切都不能使父母担心。“事父母能竭其力。”一个人通过努力可以做好很多事,让父母欣慰。只有生老病死,这种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事,让父母担忧也是没办法。除了这些人力不可控的事,其余的都做好,不让父母担心,这样就是孝。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这句话告诉我们:侍奉父母,他们若有过失,要婉言劝告。话说清楚了,却没有被接纳,仍然尊敬他们,不要违逆对抗,继续操劳而不怨恨。这句话明确了侍奉父母不能唯命是从,孔子反对愚孝的绝对无违,应该以道义为标准,客观对待父母的对错;如果父母做错了,却不听从自己的劝告,也要履行孝道,绝不能对父母产生怨怼之意。

《论语》告诉我们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是一座思想的宝库。如何做人,是一个终生的课程。

阅读论语读书笔记篇5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论语》中广为人知的一句,位于开篇首则。

一直以来,在我所接受的解读中,都将这句话理解为孔子之“乐”!在交通与信息并不发达的历史现实中,若有好友远道而来,的确是一件令人开心不已的事情。古代民风淳朴,朋友自远方来,主人想必也会像孟浩然诗中所描绘的那样,热情地准备好“鸡黍”,来一番“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甚或无妨隔着墙头或篱笆,邀请左邻右舍,过来一起小酌几杯。

然而近来翻阅《论语》,却看到了一位学者的另外一种解读:“有朋自远方来”,表达的不是“乐”,而是“苦”。细思之下,竟觉自有道理!因为“有朋自远方来”,在孔子的一生中,更多的是一种盼而不得。

春秋末期的社会,动荡变革,礼崩乐坏。周王室仅有虚名,诸侯国各自为政,虽然自晋、楚两大国在宋国召开了弭兵大会之后,各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少了,但各诸侯国内部,尤其是大国内部,权臣间或者强大氏族间的吞杀,却多了起来。孔子所在的鲁国,三大氏族(季氏、孟氏、仲氏)互相兼并的现象还不严重,但和鲁国公室的冲突日益激烈,甚至迫使鲁昭公寄居齐国和晋国,并死在晋国边邑,鲁哀公出亡在越国,后也死在越国。

孔子出身普通,但志向高远,他想实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社会理想,然而在鲁国却一直没有机会参与政事。

才华出众的孔子在51岁时才担任了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职务,尽管政绩卓著,后受齐国离间,依然被鲁定公、季桓子疏远。

孔子54岁那年,鲁国国君在春天举行祭天仪式,按惯例,祭祀用过的腊肉,国君要把它分给士人,让士人分享神祗享用的贡品。但是,那一年,担任重要职务的孔子却没有等到鲁国国君派人送来的腊肉!

孔子明白自己的处境,在屈辱与留恋之中,他决定带着弟子到其他国家寻找施展才华、实现理想的机会。他怀着热切的愿望奔走卫国、陈国、蔡国、宋国等,却不断遭遇猜忌、排挤,冷落,难堪,甚至多次有丧生之险,更有隐者的讽刺、嘲笑、劝慰。

当思绪沉浸在孔子的人生经历中时,我的脑海里总会出现一个高大而又风尘仆仆的老者的形象。54岁,已然不再年轻,却为了救世济民,改变社会,带领着众弟子,长途跋涉,奔走他乡。衣衫或褴褛,步履已蹒跚,忍饥挨饿,风餐露宿,肩膀上落满灰尘,腿脚上沾满了泥浆,容颜黧黑憔悴,蓬乱的白发在风中飘荡。在一次次无处可去的狼狈与尴尬中,惟靠内心的信念迈起乏力的双腿在不同的国家进退徘徊。

孔子的第一站便是卫国,卫灵公起先是以礼相待的,但不久便起传言,说孔子弟子众多,且都颇具才华,万一对卫国有所企图,卫国岂不是会有危险。卫灵公便派人监视孔子,后来卫国又发生了内乱,孔子不得已离开了卫国。孔子走得很匆忙,被一个卫国人嘲笑“如丧家之犬”!

楚昭王派人邀请孔子,孔子途经蔡国时,师生一行被乱军围困,食物也被抢光,弟子们又饿又困,又有弟子病倒,后多亏子贡找到了楚国的军队,才从乱军围困中脱离险境。这便是陈蔡绝粮的故事。

然而来到了楚国边境之后,孔子又一次遭遇了尴尬。楚昭王原欲重用孔子,并打算赏赐他七百里的封地,却遭受了楚国贵族令尹子西以与卫国贵族同样的理由反对,于是楚昭王打消了原来的念头,又很快病死了。依旧停留在楚国边境上等候消息的孔子,连楚国的国都都没有被迎进去,又一次进退两难,无路可走。孔子再次去往卫国的路上,遇见了在地里耕田的隐者长沮,桀溺。他们的一番讥讽与惋惜,让孔子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哲学家詹姆斯曾经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然而怀才总不遇,壮志常难酬,孔子虽初心不改,但也难免人之常情。他的酸楚孤寂求知遇之心发乎情,达于言,也被弟子们记录在了《论语》之中。

子曰:“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圣人也会发牢骚,谁能够走出屋外不从房门经过?为什么没有人从我这条路行走呢?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子贡问美玉是要放在柜子里藏起来还是找识货的商人卖掉?孔子说应该卖掉,并且说自己在等待识货者呢!

孔子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若能把个人的学问修养道德,用于社会实践,造福社会,不是很快乐吗?美玉,比喻美好的品质和才华,才华不应该藏起来,而应该等待识货者,让它大放异彩。

子曰:“莫我知也夫!”“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这位伟大而又有亲和力的思想家,把自己内心无法排遣的寞落苦闷,说给弟子子贡。“没有人知道我啊!不抱怨天,不责备人,学习一些平常的知识,却透彻了解很高的道理。知道我的,只有天吧!”

诸如此类的话语,孔子自然不止说了这三句。但这三句却足以显示出孔子现实的困境与精神的困惑无奈。

在外奔走14年,年近古稀的孔子最终又回到鲁国,余生的精力则用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

孔子热心救世,到处游说,但在当时的鲁国,在当时的诸侯,没有统治者愿意或能够走孔子的“礼乐”“仁爱”之路,其中有统治阶层的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纵然有极少数小官,如仪封人之辈赞许孔子,但在二千多年以前,要对当时的政治实行较大改变,没有适当力量的凭借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孔子徒抱大志,感慨至死。

叔本华说:“要么庸俗,要么孤独。”才高和寡的他曾热切痴情地盼望着自己能被他人理解、接纳、赏识、任用,但知音难遇,连一些隐居者,也站在一边热嘲冷讽。热衷于政事然而寂寞凄凉的孔子,晚年间虽多了一番淡然与超脱,但若真“有朋自远方来”,有志同道合、知他懂他、赏他励他的朋友远道而来,该是一件多么痛快与欣慰的事情!

如果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句轻轻地呢喃,以委婉的方式道出了孔子一生深潜积压在心头的期盼与盼而不得的苦闷、失落、辛酸与孤寂,那么,“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则是最直接的千古之叹。

十四年风尘仆仆、困顿偃蹇,现实引领着孔子,走上了一条“曲线”之路,自己实现不了的,就把学问思想、理想愿望播撒传扬开来。这或许也是孔子将拜师礼定为“束脩”的原因。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只要自愿拿着十条干肉来拜师的人,他从来没有不教诲的。十条干肉,真的是一份很微薄的礼品。

孔子带领着他的学生,整理传授古代文献,删《诗》授《书》,记《礼》《乐》,赞《易经》,作《春秋》,筑坛讲学,“诲人不倦”。“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当社会国家需要我的时候,我就干起来,不用呢,我就藏起来。孔子在政治上无法实现“有朋自远方来”,却在学术教育方面吸引了众多的弟子。只可惜,这终不是孔子最看重的。

汉代建立,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司马迁写《史记》,推崇赞誉孔子,这中间的几百年间,孔子及他的思想想必是寂寞的,然而有真学问有良好修养有仁爱礼乐思想的孔子,以自己的实力呼唤到了历史的回音,终于有朋自遥远的汉代而来,将他的思想推崇到统治天下的尊位,孔子若地下有知,必然“乐”矣!今天,从孩童到耄耋,手捧《论语》,耳听《论语》,当我们在朗朗的书声里思考、感悟着这位圣人的语录时,又不知孔老夫子看在眼里,会“乐”成什么样子!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反复吟咏《论语》开篇第一则,愈加感觉这一则有开宗明义之深意,也深切体会到,孔子一生,苦矣!

阅读论语读书笔记篇6

自古就有一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对于这种说法以前也只是听说而已。当从电视上看到于丹讲《论语》时,立刻被她那浅显而又富有哲理的语言所吸引。电视上的讲座几乎完整的看了下来,随后又买来书仔细地阅读。之后才知道,平时常常用以提醒学生的几句“格言”原来是出自《论语》,如:“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等等。于丹通过白语化的语言,用许多浅显的故事,而使《论语》变得懂俗易懂,看起来很朴素的语言,但在原则中透着一些变通,更简单的说:它告诉我们的`是为人处世的原则。在今天这个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现实生活中的处处不合时宜,让每个人都难免会感到有缺憾事和不如意感,也许我们无力去改变事实,而通过《论语》的解读,可以改变我们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之中的缺憾和苦难,如何在工作中把这种缺憾转化为动力和力量,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实。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因为在孔子看来,一个人内心的完善,合乎大道的追求,比你要求这个社会应该如何如何,要求别人应该怎样怎样,都要重要的得多。人生百年,孰能无憾?人这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事情。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地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苦痛,还要尽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个遗憾。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我们中国人传统的道德理想,在《论语》中孔子谈理想时,并不认为志向越高远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定力与信念。无论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一个人的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吾与点也!”的故事所阐述的正是这个道理。

人们常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社会环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从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见自己的影子,其实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朋友也如此,从身边朋友的身上也可以直接的反映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好的朋友如一本好书,他可以打开整个你的世界,让你接触到外面的精彩。孔子说,这个世界上对自己有帮助的朋友有三种,即所谓“益者三友”,是友直、友谅、友多闻。

无论是孔子的《论语》还是于丹的读后感,都说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君子的力量始于人格与内心。如果一个人在当今的社会中,反省自己的行为,而能够不后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过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实在是极不容易的事情。我们无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让自己的内心选择能力强大,明白如何取舍,一个人内心对自己要求严格一点,对别人就会厚道一点,平时大家老说做人要厚道,厚道并不是窝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悯别人的过错,可以设身处地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因此只有给予才会带给你最终的欢愉,不是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嘛!做人无论成功与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才是君子之度。做一个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会定位,从身边做起,让自己成为内心完善的人。

论语是道德与智慧的凝结,它是一个循循善诱的教师,又是一个正直、坦率、宽容的友人,由它可以映射着我们的道德情操、品性修养的镜子,让我们在生活中找准自己的方向。我想无论是古贤圣人还是于丹所想表达的意义在于,以简约的语言点出人生大道,让后世的子孙一一去实践,让那种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现代的规则下融合成为一种有效的成分,让我们每一个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价值的人生,这大概就是《于丹论语读后感》所给予我们的终极意义吧!

31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