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端午节社方案
写方案时,要制定一个方案的框架,包括引言、分析、方案、实施、评估等几个部分,以便合理安排内容。写好幼儿端午节社方案要注意什么?小编给大家分享幼儿端午节社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端午节社方案篇1
美丽宜人的六月悄然而至,在这花香四溢、欢声笑语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建国以来的第__个“六一”儿童节,为了让孩子们过一个轻松、快乐、自由的儿童节,__幼儿园于六月一日上午特举办“快乐六一嘉年华”亲子游园活动。通过亲子活动让孩子们在自由选择、自主游戏的活动中尽情释放童心,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使幼儿在活动中尽情体验与同伴、家长、老师一起过儿童节的乐趣。
2、提高幼儿参与游戏活动的能力。
活动时间:
20__年6月1日上午8:30――10:45
活动对象:
__园所全体幼儿、全体教师、宝囡班、小小班、小班家长
活动地点:
__园所户外活动场地及各班活动室
活动形式:
以幼儿自选游戏活动为主,教师创设丰富的环境,家长适度参与。
活动时间安排:
8:45——9:15各班集中,教师讲解游园活动要求
9:15——10:30自主游园活动开放
10:30——11:00各班幼儿会教室集中,休息,自助餐前准备
11:00——11:45快乐自助餐,发放节日礼物
活动要求
1、各节目规则由本班级教师制定并粘贴在家园共育专栏上。
2、校园外部环境布置园办组负责安排布置,室内各班级环境布置及活动道具的准备由班级教师负责(道具检查时间:5月30日)。
3、幼儿持部分游园活动中入场券(影视卷、饮料卷)在指定地点、时间内容参与活动,游完一个活动后由所在班级教师发放奖品。
4、活动前老师要向幼儿宣讲活动规则,并注意安全教育。活动结束后,各班级要搞好卫生工作。
5、参加活动幼儿要自觉遵守活动场所秩序(依次排队、不大声喧哗、不追逐打闹、爱护环境、文明游园)。
幼儿端午节社方案篇2
【活动的主题】
我国的端午节是一个传统的节日,他有着独特的我国风俗,比如说:吃粽子、赛龙舟等等这些庆祝的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中班的幼儿来开展,同时锻炼了幼儿也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能增加幼儿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为此,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活动的目标】
第一点、让幼儿初步的去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并且了解一下端午节的来历和风俗。
第二点、通过实践的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的新知识。
【活动准备的各种材料】
1、糯米、粽叶、线、佐料、白糖、各种形状的布片等等。
2、端午节的一些相关的图片之内的&39;。
3、邀请幼儿的加人一起参加活动。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想想用什么玩具拼插龙舟?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拼插龙舟的三角形船头、还有龙的形态,特别是龙头的建构。
2、幼儿分组制作龙舟,采用各种已学的技能进行拼插。教师重点引导幼儿拼插龙头,指导个别能力弱的幼儿拼插龙舟的龙头。
3、启发幼儿可大胆设计不同的龙舟,装饰龙舟的外形。
4、将幼儿自己制作的龙舟放在活动室的周围,并让幼儿互相参观、交流、评评谁的龙舟最有特色、最有创新。
幼儿端午节社方案篇3
一、活动目标
端午是中国最具传统魅力的节日之一,有着20__年的悠久历史和独特的丰富内涵,而如今却已不得孩子们所熟知,为了让孩子们真的正贴近端午,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能够从小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以继承我国的优良传统,我园特以“端午情浓,粽叶飘香”为主题,面向全体幼儿开展“快乐端午节”活动。请各班根据活动安排认真组织,通过看看、听听、说说、做做、吃吃等活动营造节日氛围,增进孩子对端午文化的了解。
二、活动时间
20__年6月6日
三、活动流程
1.看看:各班围绕端午节传统布置端午环境,引导幼儿观察班级和周围环境的变化。
2.听一听:讲一讲端午节传统故事。
3.说一说:引导孩子说说家人和周围人们是如何过端午。
4.做一做:家长和孩子一起包粽子。
5.尝一尝:孩子们一起品尝美味的粽子。
幼儿端午节社方案篇4
一起过端午
主要涉及领域:
综合
1、通过知识竞赛、趣味游戏、品尝美食等活动,进一步丰富端午节的相关经验。
2、在“大带小”活动中,增进关心弟弟、妹妹的情感,体验与弟弟、妹妹共度节日的快乐。
3、师幼共同搜集端午节的资料并布置环境。
4、师幼共同准备端午知识竞答题、龙舟拼图、端午食品头饰等。
5、师幼共同准备才艺展示节目。
6、端午美食。
7、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话题。
8、大班、小班幼儿混合编成以端午食品命名的.5~6组,交代活动规则和要求。
9、才艺展示及游艺竞赛活动。
(1)情境表演:《端午节的传说》。
(2)以新编小组为单位开展知识竞答:
①端午还有哪些名称?
②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③为什么在端午节要吃粽子?为了纪念谁?
④端午节挂“五端”,是哪“五端”?
⑤端午节吃“五黄”,是哪“五黄”?
⑥端午节,人们为什么给小孩子带五色香囊?
(3)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游戏活动(如:包纸粽子比赛、拼龙舟竞赛等)。
(4)幼儿才艺表演活动。
4、“大带小”端午美食品尝活动。
幼儿端午节社方案篇5
一、设计思路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爱国情感,丰富生活经验,所以端午节我们开展了“品味端午,传承文化”亲子活动,让小朋友们在浓浓的亲子氛围中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39;意义。
二、活动主题
品味端午,传承文化
三、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初步了解其来历及风俗习惯,如:吃粽子、做香袋等;
2、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激发爱国情感;
3、喜欢和大家一起共度端午节,积极参与端午节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四、活动时间、地点
时间:__月__日
地点:幼儿园操场
五、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了解包粽子的过程步骤
2、粽叶、糯米、其他配料
3、布块、针、线、菖蒲、香药、朱砂等
4、小桶、赛龙舟的视频、纸箱龙舟
六、活动过程
1、主持人致辞
2、讲述端午节来历的故事,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中的人物、事情
3、每班幼儿家庭分两组进行亲子活动。
第一组:幼儿与家人一起包粽子
第二组:幼儿与家人一起做香囊
4、《粽子接力赛》
各班准备小桶一个,粽子若干。
游戏规则:幼儿抱紧家长,家长走过独木桥,走到另一端取筐里的粽子再走回来,将粽子放回到队伍前的小桶里,下一位,继续游戏。在规定时间内看哪队运的粽子多为优胜。
5、幼儿相互赠送礼物(粽子、香包),并大胆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6、观看赛龙舟视频
7、做龙舟(手工创作)
通过观察、集体讨论,分工合作,运用捏泥、建构、绘画等手段创作龙舟。
8、《赛龙舟》亲子游戏
各班纸箱龙船四个,塑料椅子若干(或者其他障碍物)。
游戏规则:每轮游戏两组,每组两艘船,进行比赛①幼儿套着纸箱做的龙舟,绕障碍前行接力。②妈妈或爸爸套着纸箱做的龙舟,绕障碍前行接力。③家长与幼儿为一组,进行比拼。
七、活动结束
主持人总结
幼儿端午节社方案篇6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分享、交流,初步了解体验端午节的相关习俗,体验和集体共同过端午节的乐趣。
2、尝试动手制作端午节的相关物品:粽子、香包、五彩绳、彩蛋。
3、愿意积极参加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
4、参与节日游戏。
二、活动准备
1、让幼儿收集有关端午节的各种资料。
2、有关制作的各种材料:
粽子——粽叶、糯米、线等。
香包——各种形状的布片、订书器、棉花、香水、干花。
彩蛋——煮熟的鸡蛋、颜料、水彩笔、蜡笔、油画棒。
五彩绳——各色缎带、绒线、绉纸。
3、有关的图片、艾草和菖蒲。
三、活动过程
(一)讲讲看:
要求:交流幼儿收集的有关端午节的内容。
(二)导入语:
1、(在门上悬挂艾草何菖蒲)知不知道今天我们班的门上挂的是什么呀?(菖蒲)那为什么要挂菖蒲呢?(因为端午节要到了,挂菖蒲是端午节的习俗)
2、那你们知不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呢?
(1)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每家人将钟馗像悬挂在门上,可以镇宅驱邪,保佑一家平安。
(2)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3)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4)饮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把它放在米酒中制成雄黄酒,但是小朋友不能喝酒,就用手指沾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一个“王”字。
(5)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6)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7)竖鸡蛋、画彩蛋:人们说:“在端午节的时候,能将鸡蛋竖起来的人,这一年都会有好运气。
幼儿端午节社方案篇7
活动目标:
1、知道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种习俗活动,感受龙舟竞赛齐心协力、相互竞争的紧张、热烈氛围。
2、大胆地用语言讲述赛龙舟的精彩场面,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感受。
活动准备:
1、幼儿观看过赛龙舟的精彩场面。
2、赛龙舟活动的录像。
活动过程:
1、自由结伴交流赛龙舟的情景。
★指导语:
你们看过赛龙舟吗?请小朋友们互相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情景。
2、观看赛龙舟的录像,讲述赛龙舟的`精彩场面。
(1)观看赛龙舟录像,感受龙舟竞赛齐心协力、相互竞争的紧张、热烈气氛。
★指导语:
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感觉?
(2)观看录像片段,讲述参加赛龙舟时人们的动作、表情。
★指导语:
人们是怎么赛龙舟的?他们的姿势、动作、表情是怎样的?
(3)观看录像片段,讲述两岸观众呐喊助威的热烈场面。
★指导语:
现场的观众是怎样为选手们加油的?
(4)交流自己的心情与感受。
★指导语:
看到这样的场面,你的心情怎么样?
你觉得怎样才能在赛龙舟中取得好成绩?
3、拓展讲述,了解赛龙舟已由传统民俗活动逐步变成国际性的体育文化活动。
★指导语:
你还在哪里看到过赛龙舟?为什么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喜欢赛龙舟?
幼儿端午节社方案篇8
绘画“端午节”
一、活动要求:
根据孩子自己的经历,想象并表达端午节的快乐。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绘画能力。
二、活动准备:
丰富关于端午节的民俗。
三、活动流程:
让孩子观察粽子、蛋网、艾草、龙舟等物品,结合屈原等故事,在自己的脑海中画出端午节。孩子的操作,老师的观察指导。鼓励孩子仔细观察,发挥想象力。作品的评价和展示。引导孩子互相评价对方的作品,交流对假期的感受。
端午节的宋节
请各班小朋友表演并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小(1):5月5日是端阳。门口放满了艾草。吃粽子,撒糖。龙舟闪亮下水。
小(2):5月5日,是端午节,提着竹篮入谷;溪边的百草,最香的是菖蒲。
中班:五一,天气热,放下锄头休息;这座山微风习习,杨梅红血流不止。
大类:“棕色气味,芳香的厨房。艾叶又香又香。大门插着桃枝,出门可以看到麦二是黄色的。这里端阳,那里端阳,到处端阳。
熟练的母亲竞争—家庭活动
第一组:和妈妈一起做粽子。
第二组:和我妈妈一起做香包
方法:给每个年轻队员分发一条彩色的丝绸、一条可以挂在脖子上的细带子、一张小纸条、一支笔、一些芳香的药物和一副针线活。如果没有香药,可以用绿豆或花生代替。每个年轻的玩家用手中的材料做一个小香囊,在一张小纸条上写下祝福和祝福的话,并缝在香囊里。要求针脚整齐,外观美观。香囊做好以后,可以带着,也可以送给别人。
新思路:小孩子戴香包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据说有避邪祛疫的意思。香囊内含朱砂、雄黄、香药,用绢布包裹,香气四溢。然后用五色丝线将香囊串起来,做成各种形状和琴弦,精致可爱。这种方法的新思路是让孩子自己做香囊,要求在香囊里放上祝福或祝愿的小纸条,既满足了孩子喜欢动手的要求,又符合孩子稚气的性格。做香包。用布做一个小布袋,向药店要或买五种中药面,缝紧在小布袋里。戴在儿童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灾。
第三组:和妈妈一起织蛋网。
最后,孩子们互相送礼物,并对同伴说祝福。
活动结束
在这里,我代表所有的幼儿园老师,祝所有的家长和孩子节日快乐,家庭幸福!亲子活动结束,每节课组织孩子和家长分享好吃的粽子。
在愉快的气氛中,我们的活动应该结束了。通过这次亲子活动,我一定感触很深。孩子们表现出了他们的个人魅力,孩子们和他们的父母表现出了积极合作的良好精神。
幼儿端午节社方案篇9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在文化逐渐多元、信息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千万不要忘记中国的传统,正值节日来临之际,我们不妨带着孩子和家长朋友们,来组织一场“端午节民俗体验活动”吧!让幼儿用心体验我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意义,感受节日的喜悦。
活动形式:
猜谜语、聚餐。
材料准备:
粽叶(或芦苇叶)、用彩纸打印好的谜语和诗歌等句子、五彩线、气球若干、气球枪三把、奖品若干种(园方自行决定)。
服装准备:
用绿色纸或粽叶折成的小粽子若干个,缝制或挂在自己的身上。
音乐准备:
《爱乘以无限大》、《包粽子》、《步步高》。
参与人员:
小、中、大班幼儿及家长。
活动一:粽叶大藏宝。
(一)活动准备:
1、谜语、诗词纸条——教师事先挑选一些谜语、诗词等,打印在彩纸上,并在每个谜语、诗词的下方详细地写上一个奖品所藏的地点(如:奖品在__教室__地方),然后根据每个谜语、诗词内容的多少将彩纸剪裁成独立的纸条,最后把所有的纸条分别放入用粽叶折成的粽子里,用五彩线缠好即可。
2、射击气球板——在教室的一面墙壁上(或用一张超大号的大纸板),做一个上面写有“粽叶大藏宝”字样的版块。在版块上有序地排列粘好一些吹好的气球。并在每个气球下面挂上一个粽子,版块前用桌子隔出射击的距离。
(二)活动规则:
1、每个幼儿有两次射击机会。如果一次都没射中者,教师可适当调整桌子的距离,或者请家长配合帮助。
2、活动结束后,给每位参加的幼儿一个气球做鼓励。
(三)活动过程:
1、播放《爱乘以无限大》做背景音乐,教师组织幼儿用气球枪打气球。
2、每打中一个气球就可以摘下气球下面相对应的粽子,并根据纸条上的要求,家长带着幼儿一起来诵读或是猜谜语。
3、读的好或是答对者,就可以按照纸条下的方式去找藏在各地方的宝藏做为奖品了。
活动二:吃粽子。
(一)活动准备:
1、已煮好的粽子、盘子筷子若干、白糖、饮料。
2、教师事先把“五黄”中的食物以自助餐的形式准备好,放在各个班级处。
(二)活动过程:
1、播放《包粽子》做为背景音乐,教师组织幼儿和家长品尝粽子和。
2、在家长和幼儿吃粽子时,老师可以讲解端午节的寓意。
活动三:厨艺大比拼。
(一)活动准备:
在参加本次活动之前,通知家长每个家庭准备好自己的拿手菜带到幼儿园。菜的类别不限(菜可以是家长和幼儿共同来做)。请家长提前给自己的菜写上小标签(标签上写有菜名和参加家庭)。
(二)活动过程:
1、播放《步步高》做为背景音乐,教师把班级的桌椅放在教室中间围成一个圈,把所有菜放在桌上。
2、此活动可以和“吃粽子一起进行。
3、在请家长分享之前,教师组织带菜的家长和幼儿分别介绍一下自己所带菜的菜名。
活动寓意:
端午节是中国时至今日仍然十分盛行的传统节日,因此不管是民间还是著名诗人都流传下来很多诗词、谚语、儿歌和谜语,代表了人们对端午节的喜爱。这个游戏通过这种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并从语言文化方面来了解我国端午节的另外一方面内涵。在端午节时,除了能吃到每个人所包的不同形状和不同味道的粽子,还可以品尝到每位家庭成员的拿手菜。既让自助餐的花样变得丰富多彩,同时也让每个家庭各显身手,让幼儿和家长在节日的气氛中有玩有吃,同时,也增进了家长之间的交流,使本次活动的气氛更加轻松自在。
幼儿端午节社方案篇10
活动目标:
1、理解、学习童谣,能结伴边拍手边朗诵童谣,对童谣活动感兴趣。
2、迁移有关端午习俗的相关经验,尝试续编童谣,体验编编、说说、玩玩的乐趣。
3、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4、运用物品特征与谐音学说祝福语,体验人们互相关心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与端午节习俗相关的图片、实物,幼儿进行过有关端午节习俗的调查。
活动过程:
1、欣赏童谣,理解主要内容。
五月五,端午日,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蘸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1)交流有关端午节习俗的经验。
★端午节,人们都会有些什么活动?
(2)欣赏童谣,理解主要内容。
★①在这首童谣里,你听到了什么?
②你有什么听不懂的地方?(根据幼儿的讨论、交流情况,帮助幼儿理解"门插艾、香满堂"等。)
2、学习童谣,了解拍手游戏的玩法。
(1)尝试朗诵童谣。
(2)讨论拍手游戏的玩法,激发朗诵兴趣。
★我们可以怎样念这首童谣呢?(引导幼儿两两结伴边对拍手边朗诵童谣。)
(3)两两结伴,边拍手边朗诵童谣。
3、迁移端午经验,尝试续编童谣。
如:五月五,是端阳,香包带,香满堂;五月五,是端午,龙船下水人跳舞。
4、记录并欣赏幼儿创编的童谣。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社会课,我把这一节课的重点放在让幼儿通过了解端午节的传统习俗,萌发对民族文化的&39;兴趣。引导幼儿通过学习以多种表现形式创造端午节气氛。在教案的设计上,整个教学内容安排紧凑也有一定的条理,首先我有针对性地选取了幼儿的儿歌作为课题切入点,一开始就给幼儿创造美好的情境。
幼儿端午节社方案篇11
一起过端午
主要涉及领域:
综合
1、通过知识竞赛、趣味游戏、品尝美食等活动,进一步丰富端午节的相关经验。
2、在“大带小”活动中,增进关心弟弟、妹妹的情感,体验与弟弟、妹妹共度节日的快乐。
3、师幼共同搜集端午节的&39;资料并布置环境。
4、师幼共同准备端午知识竞答题、龙舟拼图、端午食品头饰等。
5、师幼共同准备才艺展示节目。
6、端午美食。
7、出示粽子,引出端午节的话题。
8、大班、小班幼儿混合编成以端午食品命名的5~6组,交代活动规则和要求。
9、才艺展示及游艺竞赛活动。
(1)情境表演:《端午节的传说》。
(2)以新编小组为单位开展知识竞答:
①端午还有哪些名称?
②端午节有哪些习俗?
③为什么在端午节要吃粽子?为了纪念谁?
④端午节挂“五端”,是哪“五端”?
⑤端午节吃“五黄”,是哪“五黄”?
⑥端午节,人们为什么给小孩子带五色香囊?
(3)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游戏活动(如:包纸粽子比赛、拼龙舟竞赛等)。
(4)幼儿才艺表演活动。
4、“大带小”端午美食品尝活动。
幼儿端午节社方案篇12
一、主题来源: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赛龙舟、挂香袋、系长命缕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幼儿园会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
二、主题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环境创设:
1、科学区: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香包。
2、美工区:放置制作长命缕和纸粽子的材料。
3、阅读区: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图片和资料。
4、表演区:提供扎头的布条和纸棒,供幼儿表演赛龙舟。
四、主题活动:
小班活动:我们一起过端午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端午节的日期。
2、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
3、和老师、小朋友一起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准备粽子、艾蒿等实物及端午的相关图片和动画。
(三)活动过程:
1、学习童谣《五月五》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沾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2、通过区角环境创设的端午主题给幼儿讲端午习俗
(1)挂艾叶。
(2)赛龙舟。
(3)吃粽子。
(4)佩香包。
(5)五彩绳。
五、活动目标:
1、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
2、能认真倾听老师和同伴的讲述,乐于在集体中交流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活动准备:有关《屈原的故事》的图片。
六、活动过程:
1、观看图片,倾听《屈原的故事》,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指导语:你们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吗?
2、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敬佩之情。
指导语:
①人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呢?
②人们是用哪些方法来纪念屈原的?
③假如你是屈原,国君不接受劝告,你会怎么做?(教育幼儿珍惜生命,以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
3、拓展交流: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幼儿端午节社方案篇13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生活经验,今年端午节纳日松幼儿园开展了“快乐端午粽飘香”亲子活动,让小朋友们在浓浓的亲子氛围中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具体如下:
活动时间:
20__年6月19日
活动主题:
快乐端午粽飘香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节有关的习俗,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
3、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4、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做龙舟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安排:
1、传统节日主题活动。
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使幼儿了解有关端午节的来历、传说、习俗等,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
2、动手操作活动。
通过绘画、手工(粽子、香包、彩线)等活动,体会传统节日的丰富生动,感受自己动手操作的乐趣。
3、快乐端午粽分享活动。
通过亲子分享粽子的活动,送上节日祝福,表达亲子情深,进而培养爱(爱父母、爱祖国)的情感。
幼儿端午节社方案篇14
主要涉及领域:艺术
【活动目标】
1、在熟悉包粽子过程的基础上,尝试创编洗叶、装米、压米、扎线等包粽子动作,并随音乐合拍地进行表演。
2、能根据音乐节奏及旋律等变化,匹配相应动作。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
2、幼儿观察过包粽子,了解包粽子的过程。
【活动过程】
1、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旋律,激发创编兴趣。
(1)欣赏音乐,感受音乐旋律。
★指导语:听了这段音乐有什么感觉?你想干什么?
(2)随着音乐自由地表现包粽子的过程。
★指导语:这段音乐表现了包粽子的过程,怎么包呢?我们听着音乐试着做一做。
2、迁移包粽子经验,尝试创编洗叶、装米、压米、扎线等包粽子动作。
★指导语:包粽子要先做什么?再做什么?用什么动作表现洗叶?用什么动作表现装米?
3、尝试随音乐合拍地表演包粽子。
(1)听音乐自由匹配动作。
(2)交流随音乐表演时的.经验与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幼儿根据音乐节奏及旋律等变化匹配动作。)
(3)听音乐,完整进行表演。
幼儿端午节社方案篇15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感受过端午节的喜悦情感。
2、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能积极参与节日庆祝活动。
3、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活动准备:
1、物质材料准备:幼儿自带的粽子,鸭蛋
2、知识经验准备: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提问:"你们吃过粽子吗?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你喜欢吃哪种粽子?"
"为什么在这段时间里人们都要包粽子、吃粽子?"
(幼儿讨论后,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端午节的传说)
2、说说端午节的古老故事。
(1)教师讲述端午节的来历。
(2)了解端午节的习俗。提问:你们知道端午节还有哪些习俗?
(门前挂艾草和蒜头、赛龙船、胸前挂鸭蛋网……)。
(3)拓展谈话范围:为什么在端午节时家家户户门前挂艾草和蒜头?(幼儿讨论)
3、教师小结:
从端午节开始天气会越来越热,蚊子、虫子也越来越多,疾病容易流行。古时还没有发明灭蚊剂,但古代中国人非常聪明,爱动脑筋,利用艾草、蒜头的特殊气味将它们挂在门框上,用以驱除蚊虫。
4、幼儿品尝粽子,体验端午节的快乐
(1)幼儿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粽子:形状、口味。
(2)幼儿分享粽子。
5、活动延伸
亲子游戏:划龙舟。
游戏规则:将班级参与活动的家长和幼儿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家长分两队面对面插缝站好然后平躺在地面上,家长将双手举起来,让幼儿可以在上面平稳的爬过去。游戏开始前幼儿在起点排好队依次从家长的手上爬过去。
游戏提醒:家长躺下的时候,老师要注意调整家长的位置,保证家长双手举起来的时候是一条直线。家长在运送幼儿的时候注意配合左右的家长关注幼儿的位置。老师注意家长搭起来的“龙舟”上面最多只能两到三个幼儿。
幼儿端午节社方案篇16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过端午节是我国两千多年来的习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生活经验,今年端午节纳日松幼儿园开展了“快乐端午粽飘香”亲子活动,让小朋友们在浓浓的亲子氛围中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用心去体验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蕴涵的意义。具体如下:
活动时间:20__年6月19日
活动主题:快乐端午粽飘香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2、了解端午节有关的习俗,还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
3、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4、乐于参加包粽子、制香包、做龙舟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活动安排:1、传统节日主题教育活动。
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使幼儿了解有关端午节的来历、传说、习俗等,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
2、动手操作活动。
通过绘画、手工(粽子、香包、彩线)等活动,体会传统节日的丰富生动,感受自己动手操作的乐趣。3、快乐端午粽分享活动。
通过亲子分享粽子的活动,送上节日祝福,表达亲子情深,进而培养爱(爱父母、爱祖国)的情感。附:
端午节习俗
(1)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每家人将钟馗像
悬挂在门上,可以镇宅驱邪,保佑一家平安。
(2)挂艾叶菖蒲:艾草和菖蒲中都含有一种叫芳香油的东西,可以用来杀虫防病虫害,它的香气可以起到净化环境、驱虫祛瘟的作用。
(3)赛龙舟:屈原投湖自杀的时候呢,有许多人划船去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可是却没有能够把屈原就上来,后来每年五月五日就用划龙舟来纪念这件事。
(4)吃粽子:屈原死了之后,人们怕河里的鱼虾把他的尸体吃掉,就将糯米包在粽叶中,投到河里喂鱼。
(5)饮雄黄酒:雄黄是一种矿物质,在端午节这天,人们把它放在米酒中制成雄黄酒,但是小朋友不能喝酒,就用手指沾雄黄酒在额头上写一个“王”字。
(6)佩香包:端午节的时候小朋友们都要戴上香包,香包里面放了很多想香料,闻起来香香的,香包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可以挂在脖子上,也可以带在手腕上,好看极了!
(7)五彩绳:在端午节人们编各种彩色的带子挂在手上,很好看又有吉祥的意思。
(8)竖鸡蛋、画彩蛋:人们说:“在端午节的时候,能将鸡蛋竖起来的人,这一年都会有好运气。
屈原的故事
在古时候有一个楚国人讲屈原,他呀很能干,也很热爱自己的国家,帮助楚王治理国家,楚王很信任他,可是有一些坏人不喜欢他,总是到楚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渐渐的楚王就不相信他了,让屈原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不准他回来,但屈原还是非常担心自己的国家,每天睡不好觉,当屈原听到楚国与秦国打仗后没有了,便非常伤心,农历五月初五这天,他来到汨罗江边,跳了下
去。人们听说了后就划着船去救他,还用竹叶和糯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让鱼吃饱了不要伤害屈原,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叫做端午节,划船救屈原的活动变成了赛龙舟,竹筒子盛米改成用柴叶包粽子。
相关手工制作图解龙舟
拼布粽子
纸粽
幼儿端午节社方案篇17
一、活动来源: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设计并组织有关端午节的教育活动,是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丰富以下主要经验:
①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也是一家人团聚的日子。
②端午节有吃五黄、挂五端以驱毒避虫的习俗。“五黄”指黄豆做的粽子、咸鸭蛋黄、雄黄酒、黄鱼和黄瓜;“五端”指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龙船花。
③端午节有赛龙舟的习俗。
④端午节有特别的食品——粽子,它是多种形状、多种口味的。
⑤端午节有许多传说、故事、儿歌,如:有关屈原的传说等。
二、托、小班节庆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氛围;
(2)喜欢和老师、小朋友一起做做、玩玩、尝尝,共享节日的快乐。
三、托、小班年龄段节庆活动实施概况:
1、参观端午节的环境(社会)
2、好吃的粽子(科学)
3、绿豆糕(艺术)
4、划龙船(健康)
5、一起过端午(大带小综合)
6、热闹的赛龙舟(语言、社会)
四、节庆活动环境创设及资源利用
1、班级中陈列幼儿收集的与端午节有关的物品,悬挂艾草、粽子、鸭蛋、香包等;
2、各班以端午节为主题更换主题墙饰,展示幼儿参与端午节活动的全过程及在活动过程中的发现、收获与体验。小班则可以以“我们在端午节里”为题展出幼儿的活动情况;
3、区域中提供与主题相关的操作材料,如:①图书角:提供有关端午节的图书、图片,供幼儿欣赏、阅读;②体育角:提供“赛龙舟”游戏所需的竹竿、彩条、纸棍、小旗等,供幼儿游戏;③动手区:中、大班提供纸、线等材料供幼儿尝试包粽子、缝香包、编鸭蛋网,小班提供油泥让幼儿尝试自制绿豆糕、鸭蛋。
4、家长园地:介绍主题活动中须请家长配合的内容、主题活动进展情况等
五、家园共育:
1、请家长协助幼儿进行相关资料的调查及收集,丰富幼儿的相关经验;
2、可以请家长来园参加活动,和老师、幼儿共同感受节日做做、玩玩、尝尝的快乐;
六、托、小班年龄段主要教育活动方案
活动一:参观端午节的环境(社会)
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园内环境,感受节日氛围。
2、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一些习俗。
活动准备:
园内布置的端午节的环境。
活动过程:
1、谈话,激发参观兴趣。
2、参观园内环境,自由交流、讲述与端午相关的物品。
3、集体交流,了解端午节的有关习俗。
指导语:①你看到了什么?②幼儿园里为什么要挂这些东西?
活动二:好吃的粽子(科学)
活动目标:
1、知道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通过观察,了解粽子是由粽叶、糯米等包成的。
2、喜欢吃粽子,通过品尝活动进一步感受节日的愉快。
活动准备:粽叶、糯米、棉线、煮熟的粽子、生粽子人手一只。
活动过程:
1、观察粽子,知道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激发活动兴趣。
2进一步观察粽子的外形、气味等特征。
指导语:粽子是什么样子的?闻起来有什么味道?
3、观察包粽子的材料,了解粽子的制作过程。
(1)知道材料的名称,了解其用途。
指导语:包粽子需要哪些材料呢?怎么包?
(2)观察老师包粽子、煮粽子的过程。
4、品尝粽子,体验快乐。
(1)探索剥粽子的方法。
(2)品尝粽子,与同伴说说自己吃的粽子的口味及自己吃粽子的心情。
活动三:绿豆糕(艺术)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油泥自制“绿豆糕”,感受做做、玩玩的快乐。
2、注意保持桌面的干净,有良好的活动习惯。
活动准备:小盒、油泥、装绿豆糕的塑料盒、各种玩具等辅助材料。
活动过程:
1、观察绿豆糕的外形,激发兴趣。
指导语: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
2、讨论制作绿豆糕的方法及要求。
(1)讨论制作绿豆糕的方法。
指导语:怎么做绿豆糕?(根据讨论情况,请个别幼儿示范绿豆糕的制作方法。)
(2)讨论制作绿豆糕的要求。
指导语:做绿豆糕时要注意什么?
幼儿端午节社方案篇18
主要涉及领域:语言、社会
【活动目标】
1、通过调查、交流、讨论等形式,进一步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丰富相关经验。
2、能积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交流和讨论。
3、知道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诗人,进一步培养爱国主义的情感。
【活动准备】
幼儿进行过端午节的调查。
【活动建议】
1、活动前,根据幼儿的&39;问题设计、制作有关端午节经验的调查表,鼓励幼儿广泛收集资料、积累经验。
2、活动中,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调查资料,互相交流、分享有关端午节的经验。
3、教师与幼儿共同将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展示。
幼儿端午节社方案篇19
一、主题来源:
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独特的风俗,如:吃粽子、画龙舟、挂香袋、龙舟水等庆祝活动。这些活动都适合中班的幼儿来开展,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同时,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让幼儿了解“屈原”的故事,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为此,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开展相关的主题活动。
二、主题目标:
1、知道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乐于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乐于参与一些节日准备和庆祝活动。
2、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兴趣,产生初步的民族自豪感。
三、环境创设:
1、科学区:投放艾草和菖蒲。陈列不同造型的香袋。
2、美工区:放置制作香包和纸粽子的材料。
3、阅读区:张贴有关端午节的字条,让幼儿认读。
4、表演区:提供扎头的布条和纸棒,供幼儿表演赛龙舟。
四、家长工作:
1、和孩子一起收集有关端午节风俗的图片、资料,向孩子讲述端午节的风俗。
2、带孩子购买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鸭蛋等过节物品,并带回幼儿园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3、和孩子一起观看有关节日庆祝活动的报道。
五、活动安排:
★活动一吃粽子
目标:
1、初步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
2、知道包粽子的原料和方法、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
准备:孩子分组带艾草和菖蒲、粽子、香袋、咸鸭蛋等过节物品回幼儿园与小朋友一起分享。
★活动二制作龙舟(乐高)
目标:
1、通过观察、集体讨论,分工合作,运用乐高玩具,用建构手段创作龙舟。
2、增强合作性、创造性、动手能力。
准备:乐高拼插玩具
★活动三画龙舟
目标:
1、通过观察、集体讨论,分工合作,运用捏泥、建构、绘画等手段创作龙舟。
2、增强合作性、创造性、动手能力。
准备:乐高拼插玩具
★活动四龙舟水(打水仗)
目标:
龙舟水,民间把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前后的较大降水过程称为"龙舟水",端午时节“洗过龙舟水,健康又平安”,在广东过端午节洗龙舟水是民间的传统习俗,按照说法洗完龙舟水寓意身体健康、事事顺心。因此设计了这一活动,让孩子感受一起泼水的狂欢,沐浴龙舟圣水,亲身感受传统节日带来的欢乐气氛。
准备:各种玩水的工具
幼儿端午节社方案篇20
活动准备:
1、鼓号队训练。
2、做礼物包装献花。
3、学习有关“重阳节的儿歌”。
4、活动当天7点半之前入园。
活动过程:
1、交代要求有序进场(幼儿园门厅两侧)。
2、鼓号队演奏,礼仪队念儿歌:“重阳到,重阳到,爷爷奶奶节日好,我们十分感谢您,向你们节日问个好。”
3、礼仪队为飘过或接送孩子的爷爷奶奶献花,并说一句感谢祝福的话。
4、礼仪队帮忙爷爷奶奶送小朋友进班。
5、延伸活动:请家长配合,让幼儿在家里帮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评析:
这天早晨,汶河幼儿园内鼓号齐鸣,二十位幼儿齐念“重阳到”拉开了活动的序幕。孩子们将精心准备好的节目献给在场的老人家,还将亲手包装的“鲜花”送到了老人家的.手里,亲一亲、抱一抱,并送上了祝福的话语,孩子们感动了所有在场的老人家,路边的老奶奶流下了激动的眼泪,感动地说“谢谢,谢谢。”
敬老活动得到了圆满的成功,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懂得了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应有的品德,并懂得怎样尊敬老人。同时,让孩子体验与老人家联欢的快乐。也让老人家感受到被关怀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