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方案网 > 教学教案 > 数学教案 >

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简单教案

时间: 新华 数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简单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在认识图形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经历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钟表的过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有计划地、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经历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认识钟表和立体图形的过程,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有计划地、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教学难点: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复习整理的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首先大家想一想在认识钟表时,知道了哪些知识?钟表上整时、半时时的时针和分针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回答

在认识钟表时,我学会了两种时间的写法,如早晨7时30分,也可以写成7:30。

整时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整。

半时时,分针指向6,时针刚过几就是几时半。

师:说得真好,说这些话的时候好像同学们头脑中就有一块表似的,展现在了大家的眼前,真棒!再说说,我们学习了哪些立体图形?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学生可能回答

我们学了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还有球。

我的文具盒、课本都是长方体的。

我玩的魔方是正方体的。

我们用的水桶、水杯是圆柱的。

我们上体育课用的篮球、足球、排球等都是球。

师:同学们说得很具体,讲的实例非常恰当。只要你留心观察、认真学习,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新发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要整理复习的相关知识,从而使学生形成看到钟表、几何图形等立即能在头脑中形成表象,逐步构建知识系统。

二、巩固训练

1、认一认,连一连。

师:我们的知识点说得很到位,那么解决问题怎么样呢?看一看,想一想,做这些事情该是什么时间?连一连。(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第7题)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并完成习题。

2、几何图形。

师:给下面的物体分分类,说说你的理由。(课件出示:教材第95页第1题)

(学生应该很容易地将已学过的形体进行分类)

3、位置。

师:请同学们看看教材第95页第2题和第3题。先自己解答,然后我们再交流订正,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得很好。

学生尝试独立解答,教师巡视指导,重点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然后组织交流。

设计意图:在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整理后,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巩固训练,能有效地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确定下一步教学内容。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复习了“认识钟表”,知道了整时、半时时分针和时针的特点;还复习了“图形与几何”,再次认识了常见的立体图形。我们的教材学习到这就结束了,但是知识的学习与应用是永无止境的,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只要你肯努力,就一定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教学反思:

1、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学生看图回忆生活中这些事件发生的时间,从而进一步认识整时和半时,印象更深刻;通过结合生活实例能加深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些几何形体的认识,使数学更贴近生活,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身边的各种事物,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展现数学的魅力。

2、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倾听、提问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数学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简单教案篇2

一、教学内容:

练习八书P48到50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以“相差关系”为基本数量关系的两步计算应用题的`结构,初步学会用分析法分析,会口述解题步骤,能正确地列式计算。

三、教学过程

(一)

●基本练习

1、P48先出示(1),练习后说说分析过程

板书:鸭的只数-鸡的只数=鸭比鸡多的只数

2、改变上题,学生自己写关系式,再列式计算,反馈

3、P48练3学生独立计算,反馈时说出数量关系式:

男同学人数-女同学人数=男同学比女同学多的人数

●变式练习

1、滨海小学三年级有学生42人,四年级有8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有多少人?

请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2、少年宫有合唱队员60人,舞蹈队员42人。合唱队员比舞蹈队员多多少人?

先口答。再将“合唱队员60人”改变,成为一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综合练习

1、P48练5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再解答。

2、P49练8指名说说。

(二)

●基本练习

1、P49练10(1)出示后读题,说说已知条件和问题

写出基本数量关系式:第二小组平均每人-第一小组平均每人=?

2、P49练10(2)学生独立练习后反馈说说基本数量关系式

●综合练习

1、P50练11、12、13先练习,后反馈比较基本数量关系有什么不同

2、P50练14画图帮助学生理解

3、P50练15,先补充,再计算。反馈

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简单教案篇3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100~101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部分是一位的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

2.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析、综合概括,使学生经历小数意义的探索过程,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会讨论交流、与人合作。

3.通过了解小数的发展与应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意义,感受小数的作用。

教学难点:使学生初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知学习

1. 数体温表,认识自然数、整数。

学生数体温表。揭示:像这样表示物体个数的1、2、3等等的数是自然数,0也是自然数,它们也都是整数。

2. 读体温表,引发认知冲突。

课件演示体温表上的温度:①36℃ ②37℃ ③温度上升不到1大格

学生认读体温表上的温度,发现:第三次的温度不能用整数表示了。

3. 自主设疑,指明学习方向。

交流:你想从哪些方面学习小数?根据交流出示关键词:读写、意义、作用等。

明确研究方向: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开始学习。

二、从人民币入手,初步认识小数

1. 小数的读写。

播放录音:买了一个书签,用了0.1元。

指名一个学生到黑板上写0.1,指导写法。

全体学生在作业纸上写0.1,并读一读。

2. 画图表示小数。

独立思考:0.1元就是多少钱?如果用一个长方形代表1元,0.1元怎么表示?

交流得出:1角是 元,也可以写成0.1元。

3. 举一反三说小数。

自主尝试:仍然用长方形代表1元,随意取几份,再说出分数和小数。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相应的式子,如:2角= 元=0.2元。

4. 归纳概括规律。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读一读这些式子,想一想有规律吗?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得出:几角是十分之几元,也就是零点几元。

反过来,零点几元也就表示十分之几元。

三、联系长度单位,进一步认识小数

1. 表示米尺上的小数。

独立思考:怎么找到米尺上的小数?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长?

学生交流,得出:一份是1分米,也是1/10米,还可以写成0.1米。

2. 自主练习:填一填。

我发现:几分米就是( )米,也就是( )米。

3. 概括交流规律。

学生交流作业,得出:几分米就是十分之几米,也就是零点几米。

反过来,零点几米也就表示十分之几米。

4. 测量中应用小数。 课件演示:用尺测量橡皮的长度。

思考:一块橡皮的长度不到1分米,怎么表示它的长度?

交流得出:6厘米= 分米=0.6分米。

四、脱离具体情境,揭示小数意义。

1. 概括小数的意义。

引导观察:我们在人民币、米尺中找到小数,并发现了一些规律。脱离原有单位,再读一读这些分数和小数,你又发现了什么?

交流小结:十分之几就是零点几,零点几也就表示十分之几。

2. 巩固小数的意义。

学生看图填写分数和小数。

五、探究整数部分不是0的小数,认识小数各部分名称

1. 用小数表示文具盒的长度。

课件演示:用尺测量文具盒的长度。

思考:文具盒的长度超过2分米,怎么表示?

2. 自主练习:填一填。

文具盒长( )分米( )厘米,也可以写成( )分米。

交流得出:2分米3厘米=2.3分米。

进一步交流:2分米3厘米等于2.3分米,是怎么想的?

小结:像这样测量结果不是整数时,可以用小数表示。

3. 认识小数各部分名称。

介绍小数各部分名称,请学生到黑板上摆出小数各部分名称,再一起说一说。

六、多角度练习,感受小数的作用

1. 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小数。

(1)丹顶鹤身长约1.5米。

交流:1.5米是( )分米,又是( )厘米。

学生认识到:同样的长度,单位较小时可以用整数表示,用更大的单位就需要小数。

(2)珠穆朗玛峰高约8844.4米。

交流:8844.4是一个小数吗?这个小数怎么样?

自主体会:小数并不一定小。

(3)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首次载人交会对接,误差必须保持在1.8分米范围内。

比划交流:1.8分米有多长?1.8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

(4)世界读书日纪念邮票面值1.2元。

交流:1.2元是几元几角?

2. 解决课开始时遇到的读体温表的问题。

学以致用:学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小数是因为需要才产生的。

3. 数轴上的小数。

课件演示:标着0、1、2、3的数轴。

讨论交流:数轴上有哪些数?它们都是什么数?能找到小数吗?

七、畅谈学习收获,了解小数的发展

1. 课堂小结。

回顾总结: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了小数的世界,关于小数,你心中的问题有答案了吗?你知道了些什么?

2. 介绍小数的发展。

课件演示:

在我国古代,人们用低一格摆算筹的方

法表示小数。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小数表示方法。

后来又出现了一些表示小数的方法。

大约在400年前,有人用小圆点来分隔小数里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确定了现在这样表示小数的形式。

自主体会:小数最早是在我国开始使用的,这是中国人智慧的象征。

3. 课外延伸。

观察发现:这个小数(46.32)和我们刚刚学的小数有什么不同?

引发思考:两位小数怎么读?它们又表示什么?

这些问题留待我们今后进一步学习、探索。

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简单教案篇4

教学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5-16页“确定位置”。

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学习数对的含义,以及用数对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学生在以前已经学习了类似“第几”“第几排第几个”等方式描述物体在方向或平面上的位置,初步获得了用自然数表示位置的经验。本课主要对这种经验加以提升,用抽象的数对来表示位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抽象思维能力。数对能帮助学生初步建立二维空间的表象,架起数与形间的桥梁,初步渗透数形结合及坐标思想,这也是学生以后学-面直角坐标系的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则;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知道数对与方格图上点的对应,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体会数学文化的价值,拓宽知识视野,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并掌握数对的含义,理解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用自己的方法确定位置

1.谈话:仔细观察这一张座位图,你知道小红的位置在哪里吗?

2.交流: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确定小红的位置。

3.设疑:为什么同一个位置,说法却不一样呢?引发学生对已有的确定位置的方法进行质疑。

4.揭题:怎样才能统一、正确、简明地确定小红的位置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确定位置。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小红的位置,激活了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描述物体位置的经验,学生的描述可能比较简练但不够准确,可能比较准确但不够简练,通过学生之间互动交流,使他们认识到这些表示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产生用统一、简明的方式来确定位置的需求。】

二、用列与行的方法确定位置

1.认识列和行的概念。

谈话:像这样排列时,一般用“列”和“行”来确定位置。什么是“列”,什么是“行”呢?

交流:哪儿是第一列,哪儿是第一行呢?

讲授:一般确定第几列从左往右数,确定第几行从前往后数。

2.用列和行确定位置。

表示:小红的位置,你能用第几列第几行确定吗?让学生尝试用第几列第几行进行描述。

简化:为了研究方便,还可以把这张座位图简化成点子图,小红位置所在的点,我们用A表示。

运用:这儿还有两个点,B、C,也能用第几列第几行说出它们的位置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建立用“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规则,并观察从座位图到点子图的变化过程,感受到用“列与行的方法”确定位置的统一性和准确性。这一板块也是学习在方格图上确定一个点位置的必要过渡环节。】

三、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

1.初步认识数对。

谈话:第几列第几行,让我们确定位置有了统一的说法。不过数学还追求简明,像第4列第2行,能否写得再简明些呢?

比较:比较一下,这些方法中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交流:学生在交流想法的过程中,初步感受用数对表示位置方法的基本含义。

讲授:介绍数对的写法。

运用:这两个位置,用数对来表示,你能试着写一写吗?并交流写法。

2.及时练习。

谈话:学会了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那根据数对,你能找到对应的点吗?

交流:生介绍找到两个点的过程。

感悟:在交流的过程中感悟数对的含义和思想,掌握数对的写法。

【设计意图:根据数学的简明性特点和符号化特点,自主探索更简捷的表示方法,让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以尽情释放。在此基础上提升到“数对”的方法上,使学生更加充分感受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简明性,同时也体验到数对的意义。】

四、用数对的方法在方格图上确定位置

1.根据方格图上的点说出数对。

谈话:刚刚我们在点子图上研究了数对,如果在我们熟悉的方格纸上,你能用数对表示出这个点的位置吗?

交流:如果这就是学校的平面图,你还能用数对说出其他景点的位置吗?

感悟: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首先要确定什么?

2.根据数对在方格图上找到对应点。

谈话:在方格图上,你还能根据数对找到对应的点吗?这儿有三个数对,请找到对应的点并标上数对,边找边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交流:在你描点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延伸:根据这一个发现,想一想,同一列上的数对又有怎样的特点?

总结:看来数对不仅能表示出点的位置,还能反映出点和点之间的位置关系。

3.根据图形特点在方格图上选择数对。

谈话:如果顺次连结这些点,就围成了一个三角形。如果再确定一个D点,围成一个平行四边形,D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多少呢?

交流:学生介绍选择数对的过程。

感悟:看得出,同学们对数对又有了新的认识。图形的特征可以反映在数对中,数对的特点也能通过图形来体现。

【设计意图:本课有两大主线贯穿始终,一是图例的抽象和演变,二是是确定位置的方法。两大主线的层层递进与发展,充分展现了本课的数学知识和思想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不仅关注了数对方法的运用,还关注了在方格图用数对确定位置的背景,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图形与数对的联系,最重要的是学生真正亲身经历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了最基本的数学思想。】

五、用数对的思想确定位置

谈话:其实类似这样的现象生活中非常多见,比如下棋时确定棋子的位置。(向学生介绍国际象棋的走法。)

延伸:用经纬线描述地球上各点的位置(介绍北京的位置等)。

总结:同学们,数对真是简单而又神奇,这数对究竟是谁发明的呢?介绍数对发明的背景。

【设计意图:学生掌握了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数对的思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数对思想(国际象棋)”和介绍“地球上经纬线知识”两个环节,让学生感悟了“数对思想”的价值。在此基础上,再向学生介绍数对产生的背景,促发学生学会思考,做一个“思想者”。】

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简单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加、减混合运算式题,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2、能看图列出加、减混合算式。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真做题,计算正确、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5、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掌握加、减混合运算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记住第一次的运算结果。

【教具准备】

例题图,口算卡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播放丑小鸭动画片断,你看过这个故事吗?丑小鸭讲的是它在小时候因为长的丑处处被人欺负,后来经过自己顽强的努力终于变成了美丽的白天鹅,那你知道美丽的白天鹅生活在哪里吗?今天我们请来了白天鹅为大家做向导带大家去做客吧。

二、合作探究

1、教学天鹅例题1。看:湖里有几只天鹅?演示:又飞来3只。现在呢?谁能说出完整图意。

[演示:又飞走2只。说出正确图意,然后老师演示完整图意。湖里有4只,飞来3只,又飞来2只,现在有几只天鹅?谁能把图意完整的说一遍?你知道怎样列式吗?求先飞来3只,怎么办?]

一共有几只天鹅?怎样列式?(4+3)又飞走2只又该怎么办?

问:飞走几只天鹅?怎样列式来表示飞走的2只?

[学生回答后老师在“4+3”的后面写“-2”。]

师:这个算式们以前学的连加、连减有哪些不同呢?这个算式里有加法也有减法,是加和减混合在一起,我们把它叫做加减混合式题(板书:加减混合)

这样的算式读做:4加3再减2。(学生齐读算式一遍。)

[加减混合式题怎样计算呢?你知道吗?]

根据图意想一想,先算什么?

你怎么知道先算4+3接着什么?用哪个数减去2?谁能说说4+3-2的意义?演示课件,鼓励学生把这道题计算过程说一说。

[这道题是加在前面,减在后面,就先算4加3得7,然后再算7减2得5。]

2、教学天鹅例题2。

咱们再来看看另一个湖里的天鹅吧。

演示:先有4只飞走2只,又飞来3只。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出图意,独立列式后集体订正。

[师:这道算式也是有加法,有减法,也是加减混合式题,要先算什么?后算什么?学生在书的方框里填数,指定学生说计算过程。]

3、小结:同学们真聪明,看看我们学习的和前面学过的连加连减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吗?

刚才计算两题都是加减混合式题,第l题是加法在前还是减法在前?先算什么?第2题是加法在前还是减法在前面?先算什么?

[概括:计算加减混合式题,加法在前面就先算加法,如果是减法在前面就先算减法。像这样的算式叫加减混合。]

三、巩固练习。

(1)做课本67页“做一做”题。

[指定学生说图意。指名列算式。]

问:这道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接着学生计算,填方框里的数。做完后订正。]

(2)做练习十五第1题。

[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题意,边讲边填,集体订正。学生说计算过程。]

四、课堂练习

1、练习十五的第2题。指导学生规范书写算式。

2、练习十五的第3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五、总结:加减混合运算应怎样计算?

【教学反思】

我首先用丑小鸭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然后演示天鹅飞来又飞走或飞走又飞来的过程,让学生形象的感知加减混合算式的具体含义,从而掌握了加减混合的计算顺序和方法。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简单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 能辨认上、下、前、后这些方位,并用这些方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 能将自己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初步能在同一场所辨认自己或他人所在的位置和方向。

3. 积极主动地参与位置与方向的认知过程,体会位置和方向在生活中的价值,发展学生积极学习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正确辨别上、下、前、后的位置关系,体验其相对性。

4. 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揭示课题

师:谁能告诉大家,在你的课桌上面放的是什么,桌子下面又有什么?

学生自由说。

师:谁能帮老师数一数,你前面有几位小朋友,后面呢?

学生汇报。

板书课题:上下、前后。

二、新课

1. 上、下

出示主题图,师:这是某个城市的跨江大桥,你们看,多宏伟啊,谁能用上下描述一下汽车,火车,轮船的位置关系?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对主题图进行描述,并侧重引导学生用“上”、“下”对物体的位置关系进行准确的描述。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的填空。

联系生活实际,学生用“上”、“下”描述身边事物的位置关系。(课件)

2.前、后

让一组学生排成一纵队,指名描述小伙伴的位置,学会用“前”、“后”来准确描述。

在黑板上贴出小动物贴图,让学生用“前”、“后”相互说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的位置,指名说。

三、集体游戏

1. 一切行动听指挥

请几名学生在教室内随意走动,当教师说“停”时,向全体同学说一说自己所在的位置,要求用上所学的方位词“上”、“下”、“前”、“后”。

2.画鼻子

在黑板上画一动物头像,让学生轮流给小动物添上鼻子,做游戏的学生需

蒙上眼睛,其他学生可用所学方位词提醒该同学,让其顺利添上鼻子。四、全课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

一年级数学下册的简单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自主解决乘加、乘减问题,建构乘加、乘减问题的模型,形成基本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能正确地计算。

2、学生能初步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3、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乘加、乘减”这一问题模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联系生活经验解释连乘的模型,增强探索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

建立乘加、乘减的模型,掌握乘加、乘减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乘加、乘减问题的建模过程及模型内化和解释。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复习:看图列乘法算式。

2、出示旋转木马图,提出问题:旋转木马上一共坐了多少人?

二、自主探究,建立模型

1、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们先自己动脑筋想一想,我们也可以借助学具摆一摆,再在小组里互相说说。(教师在黑板上摆上4排小棒,分别是3、3、3、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小棒的出现使数学由具体人到符号化的一种过渡。)

2、小组交流解决过程。

说清楚

(1)你想出了几种方法?

(2)算式怎么列?

(3)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听仔细

(1)同学的方法和你的一样吗?

(2)怎么不一样?

(设计意图:自主关键,合作是内化,让学生在独立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交流,能进一步帮助学生们获得多种的解题策略。)

3、展示学生的解法,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学生交流意见,以达全员参与的目的;提倡并鼓励算法多样化,;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采用独立尝试,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探索过程中锻炼提高能力;同时学会倾听,在同学的经验上想出新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结果

①3+3+3+2=11 ②3x3+2=11 ③4x3-1=11等

(以上几种方法中,方法①是连加,学生在以前已经学过。方法②、③是本节课的重点。所以必须要引导学生得出这两种结论。对于其它的方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能讲出算理的都要及于肯定。以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

(1)师:看黑板上小朋友做的方法,你能看懂吗?有什么问题要考考这些小老师吗?

(2)生生、师生相互质疑。

4、结合小棒分析意义。

3×3+2就是求比3个3多2的数。

4×3-1就是求比4个3少1的数。

5、小结:选择自己喜欢的解法,对同桌说一说算理。

6、怎么计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7、观察比较。

(1)你喜欢哪个算式,为什么?(优化方法。)

(设计意图:在复习连加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主动发现3+3+3+2,还可以用乘加算式来表示3×3+2。乘加算式的发现源自于学生的心理需要——追求简单美,同时加深了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2)方法①我们已经知道了,它叫连加。方法②、③。你给它们取个名字,叫什么好?

(3)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内容。(板书:乘加,乘减)

(设计意图:观察比较是一种提升)

(设计意图:在上述活动中,学生不仅解决了问题,而且通过情境理解了乘加、乘减的意义,自然得出了计算的顺序,同时为今后两步计算应用题的学习建立了感性认识的基础。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在操作体验和算法多样化之间建立有效的联系,要借助有效的“表象操作”促使学生从“实物”到“算式”的过渡。)

三、巩固运用,模型内化

1、P58 做一做1。

2、练习十二4。

3、练习十二5。

四、课堂总结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

(设计意图:设计有梯度的习题,层层递进。在层层递进的问题情境中思维不断提升,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特别是在例题的教学中,让学生自由的说明方法,并展现算法的多样化,有效的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学生都是具有丰富潜力的个体。事实证明,正确把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灵活驾御教材,新教材才能展示它深沉的魅力。)

板书设计:

乘加 乘减

一共坐了多少人?

3+3+3+2=11

3×3+2=11 4×3-1=11

9 12

25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