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方案网 > 教学教案 > 数学教案 >

数学教案的流程

时间: 新华 数学教案

数学教案的流程篇1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笔算的方法与前面的相同,所以本节课我采取的是正向迁移的方法进行教学的。

首先我复习了几题加法口算和一题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加法题,请学生说说它的计算过程,旨在帮助学生回忆起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接着我又利用主题图中的数学信息,让学生发现并找出问题,引出今天所教学的内容。

出示教学内容后,我并没有直接讲解,而是让学生独立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试算出结果,再指名演板,结果多数学生的计算是正确的。为了巩固计算方法,我还重点请学生讲解计算过程,交流在计算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问题。由于这是一节计算课,所以整节课感觉很简单,课堂气氛还可以。但是作业做下来,却不尽人意,错误率很高,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多数学生没有加到进位1。

计算教学看似简单,教师在平时还是多多要加强训练,以切实达到提高全体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

数学教案的流程篇2

一、第一轮复习(2月~4月)

第一轮复习的目的是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稳定核心知识考查分,为解决中等难度以上题目做好知识准备和方法技能准备。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完成知识梳理,把零散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深刻化,促进知识向能力的转变,使自己思路更清晰,知识更扎实。

1.具体要求:

(1)以课时为单位,制定出详细的复习计划,每节课要复习什么知识点,做什么练习题,在复习开始之前就要做到心中有数。

(2)要踏踏实实的熟记每个公式、性质、定理。切忌“眼高手低”。准确的记忆是计算、推理的基础!不能想象,或者到了考场再做推导,这样会非常影响考试的发挥。

(3)第一轮最重要是要注重基础,要立足课本!从历年的中考经典试题中寻找课本的“影子”。其实遍观历年的中考试题,我们不难发现,多数试题均取材于教科书,所以在复习中一定要抓住教材,对教材要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注意的问题:

(1)中考题很多来源于课本的原题或改编题,所以复习时必须以课本为纲,绝不能完全脱离课本。课本上的例题、习题必须过关。

(2)学生在平时练习、测验后,一定要分外留心做错的题,对那些做错的题,千万不能马虎,一定建立一个自己的“错题档案”,认真地反思总结自己做错题目的类型和方法,一定要吸取教训,防止重蹈覆辙。不同的学生的“错题档案”也应不同,这其实就是一份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而且是只针对自己的,在考试之前只要拿出它复习一下,就能明自自己的不足和缺点,在考场上就能对这一类型的题目引起警觉,把失误减少到最低的限度。

二、第二轮复习(5月)

本轮复习应侧重培养数学能力,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这一轮复习是关键的一月,也是最为艰苦的一月,对学生体力和毅力是极大的考验。

1.具体要求:

(1)以专题复习为主,如填空题、选择题的专项练习,阅读理解型、开放探究型、实际应用型、几何代数综合型、研究性学习型等专题的练习,加强学生对中考题型的熟悉程度。

(2)重视方法思维的训练。教师对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转化化归思想、整体思想等数学思想方法,在复习时要做到理解深刻内涵,使用得心应手;对常用于数学解题的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等通法,在复习时应进行强化训练。

(3)复习中要寻求一题多解,积极地探求问题的最优解法。这样可以拓宽思维渠道,培养自己从多角度、多维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对于后面的压轴题目会很有帮助。

(4)加强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和学习。据悉近几年广州中考中都有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考题是中考数学题的新特点,这点能力是在总复习过程中不能忽视的。

(5)从第二轮复习开始,要保证每周做一套中考数学真题。

三、第三轮复习(6月)

本轮复习已进入冲刺阶段,主要以模拟试题训练为主。这一阶段,重点是查漏补缺,提高综合解题能力,特别要进行考试技巧训练,进行答卷程序合理化,书写规范化训练。避免会做的题失分,和考场慌乱等现象。

1.具体要求:

(1)以模拟试题训练为主。每两天做一套模拟试题,集中时间将试卷中出现的问题分类整理,每次考试前都回顾一遍,让自己状态越来越好。

(2)冲刺阶段对于规范性书写必须非常重视。不规范的符号,不规范的步骤一定要扣分。

2.注意的问题:

(1)模拟试题的难易程度,题量的多少,高中低档题的比例,要贴近中考题或者略高于中考题。

(2)到了这个时期,一定要注意保持自己的数学学习状态,维持自己前面建立起来的信心。

(3)经过长时间复习,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感到身心疲惫,这时要注意休息,调节自己的生物钟,尽量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吻合,在考前调整出最佳状态。

注意事项

(1)千万注意解题后的反思。数学是靠坚持不懈的思考来成就的。对于一些经典问题的反思完全可以胜过再多做几道新的题目。

(2)专题复习应适当拔高。没有一定的难度,数学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拔高的程度以相当于或略高于中考题难度为宜。

(3)同学之间要经常资源共享,讨论题目。很多时候同学的思路会比老师课上讲的更加适合自己。同时这个措施也可以避免中考总复习过程中产生的“孤独心理”。

数学教案的流程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物体的大小顺序及排列关系。

2、能将5个物体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排序。

3、体验操作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5条泡沫纸做的鱼;纸做的大盘子。

2、学具准备:“小熊的一家”。

3、《操作册》第2册第7-8页。

活动过程:

1、预备活动。

导入语。

教师:小朋友排好队,看看老师的脚和你们的脚有什么不同呢?

幼儿:老师的脚大,我们的脚小。

幼儿:还有老师穿的是绿鞋子,我穿的不是绿鞋子。

教师:嗯,你看得很仔细,请你来说一说,我和你的鞋谁的大谁的小呢?

幼儿:你的大,我的小一些。

教师: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请小朋友们站到线上来,跟老师一起脚跟挨着脚尖走线吧。老师说“大脚大”,你们就说“小脚小”,然后我们一起说“小脚跟着大脚走。”

2、集体活动。

(1)学习3以内物品按从大到小排序。

教师:猫妈妈今天要带领猫宝宝去河边钓鱼,看,猫妈妈真厉害,一会儿功夫就钓了这么多鱼。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的3条鱼,提问:猫妈妈想把这3条鱼从大到小的顺序放在盘子里,小朋友一起来想一想,应该怎样放?

部分幼儿开始跃跃欲试,教师请个别幼儿到黑板前试一试。

幼儿甲采用实验的方法,第一次把最大的放在了前面,可是最小的放在了中间,看看发现不对,又调整为将最小的放在了后面。

教师:甲排得对不对?

幼儿:排对了。

教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能一次就成功把它们排好队?

幼儿开始在下面小声议论,有几个小朋友开始举手。

幼儿乙:可以先找最大的,再找最小的,把不大不小的放在中间。

教师:好,请你也到前面来试一试。

教师请幼儿乙到黑板前来用刚才说的方法排了一下,果然比刚才那位小朋友更快。

教师:按大小排队时,可以先找最大的和最小的,这样排起来更快些。

(2)学习5以内物品按从大到小排序。

教师:这时,小花猫也钓到了2条鱼,它也想把鱼放在这个盘子里,要把鱼放进去,鱼儿还是要按从大到小排队,这次要怎么排呢?我请小朋友来试一试。

幼儿丙到黑板前,分别把这两条鱼和前面的三条鱼比大小,然后放在盘子里。可是发现总是有一条鱼她不知道放在什么位置好。

教师:谁能帮助她?

幼儿丁到黑板前,把所有的鱼全放在一起,然后找出最大的,再找出最小的,但很快,剩下的三条他又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教师:再请一位小朋友帮帮忙吧。

幼儿戊把剩下的三条又按先找最大的,再找最小的,最后放中间的排好队。这时幼儿丁把5条中最大的放在了最前面,最小的放在了最后面。

教师:小小鱼儿终于排好队了呢!你们看,这些鱼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排队的呢?

幼儿:从大到小。

教师:对,这5条鱼是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前面的总比后面的大,后面的总比前面的鱼儿小。

(3)学习5以内物品按从小到大排序。

教师:可这时候,那条最小的鱼儿不干了,它说它也要排在前面。

教师:现在我还是请小朋友来试一试,帮最小的鱼排在最前面,我们来一起把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再排排队。

幼儿:好。

教师请幼儿到黑板前面来操作教具,这一次幼儿根据前面从大到小的经验,顺利地完成了排队的任务。

教师;按大小排队的时候,我们可以先找出最大的和最小的.,再找出剩下中最大和最小的,这样就能按顺序把物品排好队了。

教师:小熊看到小朋友帮猫妈妈排物品,他拿来了自己的手套、袜子还有鞋子,它也想请小朋友来帮忙把这些物品按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

3分组活动。

第一组:请将“小熊的一家”中的鞋子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第二组:请将“小熊的一家”中的袜子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第三组:请将“小熊的一家”中的鞋子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的顺序排列。

4、交流小结,收拾学具。

猫妈妈夸我们小朋友真能干,帮助她和猫宝宝做了这么多事。不过我们也很有收获,因为我们学会了两种排列顺序的方法:一种是从大到小,一种是从小到大。真棒!让我们伸出大拇指鼓励鼓励自己!小朋友回家后,也赶紧将家里的物品按大小排排队吧。

数学教案的流程篇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二、教学重难点

借助丰富的活动,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口算卡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

四、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时间单位“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看看谁拍得最准。

③比一比,哪位学生不看时钟,每秒数一个数,看谁数得最准确。

④小结:刚才,我们听到钟声“滴答”一声就是一秒,我们拍一下手用1秒,数一个数也是用1秒。1秒的时间确实很短,但是有些现代化的工具在这短短的1秒钟里却可以做很多事情呢。(举几个具有说服力的数据说明1秒钟的价值)所以,我们可别小看了这短短的1秒钟,它的作用可大了。我们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每1分、每1秒。

(5)师:(边拨秒针)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表示经过几秒?请你轻轻告诉同桌的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的。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2.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师:如果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数字12,这时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什么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学生反馈。

(4)小结:秒针走1圈,就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也就是1分钟,所以1分=60秒。

3.练习: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2)师:1分钟能做什么呢?

让学生分组画画、写字、做口算、摸脉搏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3)让学生举例,说说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三)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认识时间单位--秒)有了秒针,计时就更准确了,时针、分针、秒针在时间王国里分工合作,准确地为人们报时。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2题。

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补充:

①们上一节课的时间是40。

②小明跑100米要用19。

(2)跑步比赛

师:让我们一起到紧张激烈的运动场上去看看。50米决赛刚结束,你能通过钟表的显示,说出运动员的成绩吗?从这张成绩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3)活动:

师:下课铃声响了,请大家安静,迅速地将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到书包里,看看需要多少时间。看谁整理得又快又好。(学生整理,教师报时)

师:相信大家今后每时每刻都能这样珍惜分分秒秒,做时间的主人。

(五)作业收集有关时间的信息。

数学教案的流程篇5

一、情景导入:

1、请看,这是什么呢?

2、可别小看这硬币哦,它能告诉我们有趣的数学知识呢!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硬币,一元的硬币现在有两种版本的。一种是新版的:正面是一大朵菊花反面有一个大大的1元字样;另一种是老版的:正面有朵小牡丹花和一个小1元的字样而反面是国徽。淘气和笑笑送来的就是老版的一元的硬币。硬币要和我们做个游戏呢。你们喜欢做游戏吗?

3、好!请小组长来领硬币,每两人一组。每组抛五次,听口令开始。一个同学抛,另一同学猜测并作好记录。注意抛的时候用力不要太大,以免落在地上不好找。准备好了吗?请开始!

4、请各小组汇报情况。

5、从刚才同学们抛硬币的结果来看,硬币落地时一定是正面朝上吗?

6、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数学问题―――可能性

二、活动探究:

1、请5个男同学代表淘气,5个女同学代表笑笑。比赛内容是:摸球大赛。这儿有两个淘宝盒,里面装有乒乓球。比赛规则是摸到一个黄球加二十分,白球不加分,底分一百分。有请淘气组和笑笑组。

2、当盒子里全部是黄球时,则一定能摸出黄球。板书(一定)没有黄球时,则不可能摸出黄球。板书(不可能)

3、请翻到课本93页,请你动手连一连。你会做吗?

4、那还等什么呢?快快动笔吧。

四、实践应用

1、播放课件:(食物、水、游泳圈、羽绒服、雨伞、洗浴用品),这些东西中哪些一定要带,哪些可能要用,哪些不可能用呢?

2、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老师可以放心地出发了。刚才你们设想的事情中有些可能发生有些不可能发生,也有的一定会发生,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这样的

3、这是自然规律,谁也无法改变。同学们说得都对,这是你们积极思考得出的结果。

4、今天同学们和老师共同探讨了可能性的问题,能说说你都知道了些什么?这堂课什么地方最让你难忘?

5、生活中像这样确定的或不确定的事情有很多,及时地了解,认真地思考,可以帮助我们在面对这些事件时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那些收获?

数学教案的流程篇6

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

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

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

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

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0、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11、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12、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

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

14、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

15、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

16、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17、推论: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18、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19、推论: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0、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

数学教案的流程篇7

一、菱形

(1)菱形的性质

1)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菱形的性质:

①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②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③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④菱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有两条对称轴,对称中心是对角线交点。

3)菱形的面积公式:

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则

(2)菱形的判定

1)菱形的判定:

①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③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证明一个四边形是菱形的步骤:

方法一:先证明它是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证明“一组邻边相等”或“对角线互相垂直”;

方法二:直接证明“四条边相等”。

二、正方形

(1)正方形的性质

1)正方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2)正方形的性质:

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所有性质,即①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②四个角都是直角;③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并且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正方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它有四条对称轴,对角线的交点是对称中心。

(2)正方形的判定

正方形的判定:

①有一组邻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②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③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④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⑤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⑥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数学教案的流程篇8

教学目的:

1掌握平面向量数量积运算规律;

2能利用数量积的5个重要性质及数量积运算规律解决有关问题;

3掌握两个向量共线、垂直的几何判断,会证明两向量垂直,以及能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平面向量数量积及运算规律

教学难点: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应用

授课类型:新授课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内容分析:

启发学生在理解数量积的运算特点的基础上,逐步把握数量积的运算律,引导学生注意数量积性质的相关问题的特点,以熟练地应用数量积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两个非零向量夹角的概念

已知非零向量与,作=,=,则∠aob=θ(0≤θ≤π)叫与的夹角

2.平面向量数量积(内积)的定义:已知两个非零向量与,它们的夹角是θ,则数量cos叫与的数量积,记作,即有=cos,

(0≤θ≤π)并规定与任何向量的数量积为0

3.“投影”的概念:作图

定义:cos叫做向量在方向上的投影

投影也是一个数量,不是向量;当为锐角时投影为正值;当为钝角时投影为负值;当为直角时投影为0;当=0时投影为;当=180时投影为

4.向量的数量积的几何意义:

数量积等于的长度与在方向上投影cos的乘积

5.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

设、为两个非零向量,是与同向的单位向量

1==cos;2=0

3当与同向时,=;当与反向时,=

特别的=2或

4cos=;5≤

6.判断下列各题正确与否:

1若=,则对任一向量,有=0(√)

2若,则对任一非零向量,有0(×)

3若,=0,则=(×)

4若=0,则、至少有一个为零(×)

5若,=,则=(×)

6若=,则=当且仅当时成立(×)

7对任意向量、、,有()()(×)

8对任意向量,有2=2(√)

25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