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简短音乐教案
通过教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自信心。要怎么写幼儿园小班简短音乐教案呢?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幼儿园小班简短音乐教案,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小班简短音乐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受3/8拍子乐曲旋律舒缓的情绪。
2学、会用乐器为歌曲打节奏。
3、能较为准确地把握歌曲节奏特点。
活动准备:
(一)幼儿准备:
1、知道小蜻蜓是益虫。
2、在日常生活中已听熟了歌曲的旋律。
(二)教师准备:
1、图片《小蜻蜓》。
2、幼儿乐器;铃鼓、碰铃、沙锤节奏图谱卡片,音乐《小蜻蜓》。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
1、导入活动:
小飞机,大眼睛,两只翅膀大又明。飞东飞西忙不停,消灭害虫有本领。
2、交流蜻蜓的生活习性,知道它是益虫。
二、教师播放歌曲给幼儿欣赏,让幼儿感受到歌曲抒情、流畅的特点。
三、教师带领幼儿一起练习打击三拍子的节奏。
四、幼儿学唱歌曲。
五、幼儿练习边唱歌曲边用乐器伴奏。
活动延伸:
1、在表演区投放蜻蜓和位子的头饰,幼儿可以尝试演奏、表演游戏。
2、幼儿翻开幼儿用书《虫虫乐园》第14页。欣赏画面,自编故事。
幼儿园小班简短音乐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在图谱的帮助下,欣赏歌曲,初步理解歌曲内容与结构,感受歌曲十六分音符的欢快、跳跃。
2、尝试运用身体乐器为歌曲中“嘚啵嘚啵嘚”伴奏,体验多形式歌唱活动的快乐。
3、感知乐曲的旋律、节奏、力度的变化,学唱歌曲。
4、感受歌曲柔和、舒缓的旋律,理解歌词的含义。
【活动准备】
ppt一份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理解歌曲结构与内容
1、倾听歌曲,初步了解歌曲内容
师:今天何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首歌,这首歌在去年的少儿原创歌曲比赛中获得了金奖,让我们仔细来听一听。
2、尝试用拍手、跺脚打节奏
1)找一找歌曲中有趣的部分(学习嘚啵嘚啵嘚)
2)出示出示节奏ⅩⅩⅩⅩⅩ,引导幼儿数一数拍手一边
3)简单了解“嘚啵嘚啵嘚”是平时爸爸妈妈在我们耳边的唠叨,都是爱我们的表现。这首歌曲的名字就叫“嘚啵嘚啵嘚”。
3、倾听录音,寻找歌曲中的“嘚啵嘚啵嘚”,引导幼儿听见一个做一个动作,并在心里面数好。
4、通过提问理解歌词内容(教师一边演唱一边贴节奏卡,帮助幼儿寻找正确答案,演唱结束后也提同样问题,并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歌词图片,并按歌曲节奏摆放,重点学习爸爸、妈妈的话。
5、播放录音,幼儿跟唱歌曲,进一步巩固对歌曲
二、尝试用身体乐器为歌曲中的“嘚啵嘚啵嘚”伴奏,巩固对节奏ⅩⅩⅩⅩⅩ的掌握。
1、教师提问,引出身体乐器,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标记,每次幼儿提出、出示相应标记后,大家一起拍一拍,特别是用嘴唇和舌头发音的作为重点练习,并提示用了这个嘴里就不能唱“嘚啵嘚啵嘚”了
2、选择一种为歌曲中的“嘚啵嘚啵嘚”伴奏(若选用嘴巴和舌头,可以先单独练习一句)
3、选择两种身体乐器为“嘚啵嘚啵嘚”伴奏
1)幼儿自己探索运用两种身体乐器为“嘚啵嘚啵嘚”伴奏
2)个别展示并带着大家我们试试
3)集体演奏(两遍)
三、尝试两人合作演奏(用一种动作、两种动作都可以)
1、幼儿两两探索合作的方式,教师巡回观察和指导。
2、两两展示,教师及时给予鼓励。
3、集体运用身体乐器进行演奏。
【活动反思】
在活动设计上,为了让幼儿快速理解歌曲,考虑到幼儿又具有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所以先请幼儿欣赏歌曲视频,在图文声并茂的情境中,最大化地理解歌曲。实践证明,观察的&39;仔细的孩子马上就能理解“嘚啵嘚啵嘚”的含义,也清楚的知道了歌曲中有爸爸、妈妈和孩子三个角色。
接着请孩子分句倾听每个角色说的话,孩子们对于爸爸妈妈的话都能很快地学说,也发现了该歌曲的说唱特点。整个活动中孩子说的话是难点,孩子们听了以后说不完整,需要教师的讲解,既要用孩子们能听懂的语言,又要概括的言简意赅。在理解的基础上出示相应的节奏卡让孩子能够有节奏地说,因为难度较大,所以进行反复的听和说的练习,当然每次策略都不一样,从拍手打节奏说——配上圆舞板打节奏说——配上琴声说。
解决难点之后,孩子看着图谱就能很自然地就把歌曲完整的说唱出来了,通过数次不同的角色分工让孩子体验不同的角色特点,也能更深的感受不同角色的心理。由此引出社会教育话题,引导孩子联想到生活中喜欢和自己“嘚啵嘚啵嘚”的其他人,理解这种爱的表达方式,感受他人对自己的关爱,也懂得了和他人“嘚啵嘚啵嘚”是相互表达关爱的一种方式。
幼儿园小班简短音乐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根据乐曲的旋律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高楼。
2.激发幼儿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乐趣。
3.以说唱结合的形式体验歌唱的快乐,并能唱准歌曲中的休止符和念白部分。
活动准备:
PPT
活动过程:
一、发音练习,学唱并用动作表现哩哩哩哩、恰恰恰的乐句。
通过玩游戏的方式,感知并熟悉歌曲的前半部分的旋律。
师:你们看,草地上小弟弟小妹妹在玩什么游戏呢?想不想和他们一起到草地上玩玩呢?
弟弟妹妹在草地上玩的时候唱了一首好听的歌,刚才你们听到我唱了吗?她们怎么唱的呢?你们听这两句一样吗?小朋友们看,这个和前面的又有什么不同呢?
二、教师范唱歌曲,幼儿学习完整演唱并表现搭高楼的方法。
1.请小弟弟和小妹妹和我一起来数高楼。
师:看,小弟弟小妹妹发现了什么?(高楼)
小弟弟小妹妹呀想请他们的好朋友一起来数高楼,他们会怎么邀请呢?
教师示范:老师还会把它用好听的声音唱出来呢,听!
(来来来,小弟弟,来来来,小妹妹,我们一起数高楼,哩哩哩哩,恰恰恰,哩哩哩哩,恰,恰恰恰)
你们想不想请你们的好朋友一起来玩呢?(师幼共同演唱。)
2.在说唱变化中体验节奏型变化的不同韵律。
看,这座高楼一共有几层啊?那你们猜猜,高楼里都住着谁呢?
启发联想。总结:一层楼,住着谁?一只小猫喵。
听听声音。总结:二层楼,住着谁?两只小狗汪!汪!。
看看图形。总结三层楼,住着谁?三只老鼠,吱吱吱。
猜猜谜语。总结:四层楼,住着谁?四只青蛙,呱呱呱呱。
数数念念。总结:五层楼,住着谁?五只小鸡,叽叽叽叽叽。
完整练习A歌唱与B说唱。
3.引导幼儿完整学唱歌曲。
教师进行前示范,用优美的声音、较慢的速度清唱歌曲。
启发幼儿用恰当的语气表现乐曲中的衬词,引导幼儿唱衬词的时候,声音要象小皮球一样跳起来。
用对唱的形式让幼儿充分感受歌曲,提醒幼儿注意看教师指挥演唱歌曲。
三、鼓励幼儿一起合作表演歌曲。
引导幼儿用身体来搭高楼,用歌声来数高楼,让幼儿在体验与同伴合作表演的同时,用自然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1.分角色演唱:男孩子歌唱,女孩子说唱。
2.角色交换进行表演唱。
课后反思:
《数高楼》是一首叙事性歌曲,歌词富有情境性,描述了我教小弟弟数高楼的有趣情景。歌曲本身特点鲜明,表现为歌词简单,多重复,富有动作性。歌曲有唱和念白两部分,歌曲中蕴含的象声词哩哩哩、恰恰恰节奏鲜明、跳跃,变化丰富,增添了歌曲演唱的幽默感和趣味性的念白节奏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整首歌曲说唱结合极富感染力,激发了幼儿的演唱兴趣,并为幼儿创编适宜的动作表现哩哩哩、恰恰恰、两人合作用手势表现搭高楼以及开展快速反应游戏提供了创造和表现的空间。更是吸引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因素。歌词中有个别词组句子幼儿不太容易理解,使幼儿很容易的记住歌词;采用节奏卡,使幼儿更轻松地掌握节奏。因为有几句后面加了个哟字,小朋友初步会唱的时候,每句后面都加了个哟字,我通过语言提醒幼儿好几次,都没有效果,当时我想,这样下去不行,要是唱的时间长了,就更难改过来了,所以我必须马上纠正过来。我想用语言不行,就用手势提醒法试试看,我和小朋友说好了,唱过去这一句后面有哟字的时候,我就提前用手臂交叉在胸前,要是没有,我就不做动作。一试之后,效果真不错,就这样在多次用手势的提醒下,幼儿终于正确的演唱歌曲了。用幼儿能听懂明白的话语帮助幼儿理解。尽管只有短短20分钟,宝贝们已经较好的掌握了歌曲的内容和旋律,但人的记忆都有一定的遗忘规律,且幼儿的学习需要不断重复,所以,还需要不断的巩固复习,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整个活动我注重强调让幼儿主动地学习在浓郁的音乐氛围中,通过团体的情感互动,激发孩子的表现欲望。
幼儿园小班简短音乐教案篇4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处于懵懂时期,知识经验不够丰富,但对周围世界充满浓厚的兴趣,探索世界不妨从幼儿自身开始。身体是每个孩子都有的,却很少有机会去仔细观察它,创设这样的机会让孩子们感受,在游戏中萌发对身体的初步探索兴趣。
在活动形式安排上,我考虑到了幼儿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行动"的特点,通过看、说、摸、跳等形式,让孩子们在宽松的氛围中充分地感知、体验、表达,在发展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获得保护身体的粗浅知识。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初步了解身体各部位的名称。
2、运用身体各部位积极参与活动,感受身体的重要性。
3、体验游戏的乐趣,萌发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知识经验准备:
已有初步的认识人体的经验。
物质材料准备:
10个呼啦圈,一块大布,每人一张拼图,三首奥尔夫音乐。
活动过程:
一、韵律导入,认知身体"小朋友,你知道我们的身体有哪些部位吗?"(有脚、头、肩膀)"让我们一起再来认识一下它们,从头开始吧!"
二、摸摸猜猜,学说儿歌过渡:"小朋友真棒,身体的各个部位:头、手、脚都协调地动起来了。现在先请小朋友坐下,我们来玩个猜猜看的游戏。"
1、幼儿触摸,进一步认识身体。
"这块大布下藏着一个人,我们来摸一摸,猜猜你摸到他身体的哪个部位。"
2、揭示人体部位名称,学说"我的__"。
3、完整说儿歌。
三、呼啦圈游戏,协调动作"现在,老师想和小朋友玩一个呼啦圈游戏。"
1、介绍游戏规则。
2、听音乐(奥尔夫——开始、停止的音乐。)玩游戏,适当增加难度。
四、模仿想象,迁移经验过渡:我们认识了身体的这么多部位,好能干啊!你的身体平时都干些什么事,谁能表演一下?(洗脸、刷牙、打电话)
1、模仿生活动作。
2、归纳提升保护身体的办法,升华爱惜身体、珍爱生命的情感。
幼儿园小班简短音乐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热身音乐律动让小朋友愉快高兴的进入音乐氛围
2、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3、培养幼儿亲自参与音乐表演,感受音乐的愉悦情绪
教学重点:
1.声势、乐器感受《粉刷匠》语词节奏
教具准备:
1.CD:《蛙蛙欢乐颂》、《粉刷匠》、《律律动音乐》
2.乐器:节奏棒
3.旧报纸做的刷子、画好的粉刷图片、彩色贴纸
教学资料:
A.音乐热身律动:《蛙蛙欢乐颂》(5分)
1.主班教师请小朋友站到自我的位置(地板上贴好的标记)
2.配班教师放音乐,主班教师带领小朋友随音乐一齐做音乐律动
3.做完音乐律动后,主班教师请小朋友坐在自我的位置上
4.音乐提示:刚开始,小朋友只要跟着音乐动起来就能够
B.音乐聆听游戏(10分)
1.唱名字
教师依次用强弱不一样的声音叫小朋友的名字,请小朋友用动作或声音作出回应
例如:(教师)____│___(幼儿)做动作:站起来、举手;
贝贝贝贝在哪里
或者说“哎”“到”“这儿”等话回应
2.音乐问候
教师和小朋友拍手互相进行音乐问候
例如:(教师)唱:1234︱5-︱5432︱1-‖
小朋友们好小朋友们好
(小朋友)唱:1234︱5-︱5432︱1-‖
教师好教师好
3.听《粉刷匠》伴奏音乐
①师:教师的手真灵巧,喜欢跟着音乐跳。小朋友认真听,认真看,教师的手跟着音乐怎样跳舞的一会儿教师请你们的小手跟着音乐一齐跳舞。
②配班教师放音乐,主班教师手有节奏的做动作
③教师请小朋友一齐跟音乐模仿做手的动作
④教师鼓励、表扬小朋友们的表现
附手的律动:
第一个乐句:胸前拍手
第二个乐句:前平举左右晃手
第三个乐句:前平举双手交替上下做刷墙动作
第四个乐句:伸出食指,双手分别交替点自我的鼻子
C.音乐语言游戏(10分)
1.猜谜语:
①师:喜欢猜谜吗我说你们猜一猜,仔细听好了“两棵树,十个叉,不长叶,不开花,吃饭劳动全靠它”。(手)
②师:说说你们的小手能干什么
2.能干的小手:
①师:下头看看教师的手能干什么
(拍手、扫地、洗衣服、刷牙、洗脸、粉刷)
②师:小朋友真聪明,一看就明白教师的手在做什么我们一齐来做一做,看谁的小手最能干
3.音乐语词节奏
①师:小朋友,教师把刚才粉刷墙壁的动作编成了一首动听的儿歌,你们仔细听(边念边拍语词节奏)
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强。
我要把那新房子,刷的很漂亮。
刷了房顶又刷墙,刷子飞舞忙。
哎呀我的小鼻子,变呀变了样。
(语词节奏型)
②教师说一句,小朋友模仿说一句(边念边拍语词节奏)③播放音乐,教师和小朋友拍手跟唱音乐语词
D.音乐节奏快车(20分)
1.声音配合动作节奏
(教师用旧报纸折成刷子在墙壁上做粉刷的动作)
①师:小朋友,看看教师粉刷房子时的动作请你们给我的刷子配上声音,先瞧瞧Ⅹ教师(配班)是怎样给我的刷子配声音的(刷的长,配上唰-的节奏;刷的短,配上唰的;总的节奏型:
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唰
②请小朋友一齐给我的刷子配上更好听的声音(还能够用嚓、沙沙替换)
③教师给粉刷时配上好听的音乐,请小朋友和教师边手做粉刷地面动作边跟唱歌词(双跪坐,双手随音乐节拍前后刷动)
2.教师介绍乐器节奏棒,示范操作方法,提出注意事项
3.播放音乐,教师和小朋友一齐用节奏棒为音乐配上好听的伴奏(重复2遍)
E.音乐小舞曲(10分)
利用幼儿平时下课前常用的音乐作为结束。
F.爱的叮咛(4分):教师表扬每位小朋友的表现,并亲手为小朋友贴上代表荣誉的彩色贴纸
G.再见歌(1分):
1.音乐中教师和大家一齐唱再见歌.
2..送园环节:两位教师面带微笑向每位家长和小朋友说再见
六.爱婴提示:
1.音乐语言游戏环节教师要求小朋友必须要有节奏的朗诵儿歌
2.节奏棒敲奏时注意节奏棒的演奏方法,避免伤害幼儿
幼儿园小班简短音乐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知道歌曲名称,理解歌曲内容,并喜欢活泼可爱的小花猫。
2、能听着歌曲学做小花猫。
3、喜欢听老师歌曲。
活动准备
一只小花猫和一只用灰黑卡纸剪的小老鼠。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今天小花猫也来上幼儿园了,我们怎样欢迎它?
复习拍手动作。
2、拍拍手和小花猫打打招呼吧!
(学做拍手点头动作)。
二、复习歌曲《我爱我的幼儿园》。
1、我们来唱首歌告诉小花猫,幼儿园里真快乐。
齐唱歌曲。
2、边唱边表演。
三、欣赏歌曲《咪咪小花猫》。
1、教师边唱歌曲边表演教具。
(右手拿着小花猫,手拿着小老鼠并放在身后,边唱边按词意表演,唱到最后一句时,"
小老鼠"放在小花猫的身体下面,表示被它吃完了。)
2、教师边演示教具,边引导幼儿回忆歌词。如:教师说"咪咪",幼儿接"小花猫";
教师说"跑来跑去看见",幼儿接"小老鼠"等。
教师再次边演唱歌曲边演示教具。
3、教师演唱歌曲,边和幼儿一起用双手按词意表演。
(右手握空拳,翘起大拇指和小拇指扮"小花猫",左手握空拳,伸出大拇指和食指相碰扮"小老鼠"。)
4、教师演唱歌曲,边与幼儿一起学做可爱的小花猫叫、走路、吃老鼠等动作,最后拍拍肚子表示吃完了。
5、知道歌曲名称,并集体说1~2遍。
四、和小花猫到院子里去看看有没有老鼠,在乐曲伴奏下出教室。
幼儿园小班简短音乐教案篇7
活动设计: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于是我根据孩子们的兴趣特点设计了小班音乐游戏《高人和矮人》。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进行音乐游戏,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目标:
1、感知音的高低,根据音的高低不同做相应的动作。
2、能按节拍模仿高人、矮人散步的样子,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3、在活动中幼儿倾听音乐,大胆的.游戏表演。
4、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与同伴共游戏的快乐,乐意与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感知和区分音的高和低。
活动难点:
根据音的高低大胆表现高人与矮人走路的样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学会蹲步走;会做《木头人》的游戏。
材料准备:《高人和矮人》音乐,图片,草地,高、矮两扇门,黑白袜子人手一只。
活动过程:
一、去高矮王国玩。
1、幼儿听音乐进场。
2、选择一扇自己喜欢的门进入。
二、情景表演:高人矮人去散步。
1、故事引出:高人和矮人是一对好朋友。有一天,他们要去草地上散步,请你听一听哪段是高人走路的音乐,哪段是矮人走路的音乐?
2、欣赏音乐《高人和矮人》,出示图谱。
3、提问:哪段是高人散步的音乐,哪段是矮人散步的音乐?
4、分段学一学高人和矮人散步走路的样子。
5、听音乐自由表演。
6、提升要求再次游戏。
三、游戏:高士兵和矮士兵。
1、讲述音乐故事:听说高人国和矮人国要招士兵,请你们来做士兵。(老师。)高人国的士兵戴上白色的袜子,矮人国的士兵戴上黑色的袜子。
2、讲解游戏规则:先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然后听清楚音乐,高人的音乐,高士兵出来巡视,矮士兵蹲着不动;当矮人的音乐响起,矮士兵出来巡视,高士兵站着不动。
3、根据音乐角色进行游戏。
4、教师小结,提升要求。
5、可交换角色再次游戏。
四、游戏结束
随《高人和矮人》音乐离开高矮王国。
活动反思:
我觉得在整个活动中小朋友都能非常积极主动,没有过多的约束,只有快乐的表现,其实,当一节活动的设计符合孩子好动好奇的年龄特点,相信孩子会很快乐。
幼儿园小班简短音乐教案篇8
一、活动背景
《数鸭子》这首歌曲生动活泼,富有节奏感,歌词浅显易懂,深受幼儿喜爱,甚至许多幼儿听着听着便已回唱了,并且模仿小鸭子叫着。我们立即抓住这一有利教材,对此曲进行改编,编成了二声部合唱的游戏活动,并制成了电脑课件,提供给幼儿看图创编小鸭叫声,使幼儿在学小鸭叫声中进行合唱,从而促进幼儿友好合作,及感受到歌声和谐的美。
二、活动实录
活动目标:
1、感知理解二声部节奏配乐。
2、创编小鸭子的叫声,探索二声部节奏配乐,注意歌与节奏声二合一协调统一。
3、充分享受音乐探索活动的快乐,体验和声的美。
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幼儿已了解歌曲主要情节内容,会唱《数鸭子》歌曲。
活动过程:
一、听《小鸭子》音乐,幼儿舞蹈进场。
要求:两两合作舞蹈。
师:小鸭们,让我们同好朋友一起去游泳吧。
二、续教歌曲《数鸭子》
(一)回忆歌曲《数鸭子》
引导幼儿看多媒体歌唱,要求唱出小鸭子由远及近、由近及远的声音变化。
师:我们上次学过一首我们鸭子的歌,它的名字叫什么?
幼:《数鸭子》。
师:这首歌曲第一部分讲了什么?
幼:小鸭子从远处游来。师:远处游来小鸭子的叫声有什么变化?
幼:越来越响。
(二)通过倾听音乐,尝试探索小朋友歌唱与小鸭子说话情节匹配
师:小鸭子非常愿意和大家做朋友,说心里话,你们听听歌中哪些地方小鸭子和小朋友在一起说话(幼儿听音乐后交流)
幼A:小鸭子游过来后。
幼B:小朋友唱歌的时候。
评析:幼儿在背景音乐情景下,清晰回忆歌曲情节,想象小鸭们何时去和小朋友说话。
(三)幼儿创编节奏引导幼儿进行歌声节奏二合一配乐演
唱,体验和声的美。
1、引导幼儿创编节奏,尝试与师配合“学小鸭说话”。
师:你觉得小鸭子会怎样说话(幼儿讨论后个别幼儿交流,教师根据幼儿创编的节奏点击电脑,显示节奏,师唱歌,幼儿集体学小鸭子说话,要求幼儿不受他人干扰,并且请幼儿说说融合的感觉。)
幼A:嘎嘎嘎嘎嘎
幼B:嘎嘎嘎嘎嘎嘎
评析:幼儿在师引导下想象出各种节奏的小鸭叫声,特别利用电脑课件,将幼儿创编的节奏显示出来,幼儿十分感兴趣,注意力也十分集中,积极主动的参加创编活动。并且与师进行配合,歌声和谐、动听。
2、幼儿选择最喜欢的小鸭子说话节奏,边看多媒体课件边分角色配合。
第一遍要求看自己的声部图谱演唱。
第二遍要求欢快地演唱、说话,歌声与节奏协调一致。
评析:幼儿创编了各种小鸭叫声,个个十分欣喜。抓住此兴趣点,循序渐进的让幼儿投入角色进行合唱,促进幼儿间相互合作。特别是让幼儿在看多媒体时,引导幼儿感受小鸭的欢快情绪。从而促进了幼儿情感上互动,表现小鸭的心情,同时又提高了幼儿合唱的综合素质。
三、小鸭子说的话各种各样真好听,我们下次再来和他们说心里话吧!我们除了小鸭子是好朋友,还有其他更多的朋友,让我们找个朋友玩个《猜拳游戏》吧!
评析:这一部分是活动的尾声,让幼儿对这次创编活动及二声部节奏配乐有一定的延续性,激发幼儿再创编的欲望。最后,又以《猜拳游戏舞》结束,充分让幼儿享受合作带来的欢乐。
三、活动评价
整个活动我们围绕幼儿的兴趣点,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各种小鸭叫声,并有机结合电脑课件,初步帮助幼儿进行二声部节奏配乐,感受音乐欢快的氛围,激起幼儿情感共鸣和表现欲望,使孩子的内心情感自然宣泄出来。此外,在数鸭子合唱游戏中,“小鸭”与“小朋友”两角色的情感交流、歌声融合,更充分激起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享受到了合作的快乐。
幼儿园小班简短音乐教案篇9
教学内容:
一、学唱歌曲《土拨鼠》。
二、综合训练:三声部和唱片段。
三、欣赏:《欢乐颂》、简介贝多芬。
教学目的:
一、启发同学运用柔和、连贯的歌声和悠长、平稳的气息,唱出歌中主人公对土拨鼠的.怜爱、亲切的情感。<--dvnews_ad_begin--><--dvnews_ad_end-->
二、初步接触三声部合唱,要求坚持音准和节奏整齐。
三、通过本课歌曲和欣赏曲的学习,使同学初步了解德国音乐大师、交响乐之王贝多芬的生平、作品。
教具准备:
一、贝多芬画像。
二、《欢乐颂》器乐独奏、交响乐中重唱、合唱、管弦乐合奏录音带。
三、录音机。
课时计划:三节。(歌曲、综合训练二节,欣赏一节)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综合训练(十七页中)第
一、三声部。
二、学唱歌曲《土拨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歌曲《转圆圈》。
1、用《转圆圈》乐曲进行二部视唱练习。
2、无伴奏合唱,教师指挥。重点:两个声部的音准与和谐。
3、随伴奏合唱。重点:速度、力度的变化以和表情的调动。
二、综合训练(十七页)
1、内容简述:这是一条三声部发声练习曲,选自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三乐章第一呈示部主题。这个主题原是一首捷克名歌,名为《念故乡》,是反映流浪在外的游子思念故乡亲人、期盼回到故乡的一首歌曲。
2、教师范奏(范唱)第一声部旋律。
1=bB4/
43.553.21「2.35.32「6.11756「61756「3.553.21「2.35.32‖
3、集体视唱第一声部旋律。
4、哼鸣第一声部旋律。
5、教师范奏(范唱)第三声部旋律。
1=bB
1「7「1「7「4.66534「46534「1「7「1761「3.553.21「232.11「6.11756「61756「3.551.23「2.1261-‖
幼儿园小班简短音乐教案篇10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对音乐、乐曲的感受能力。
2、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幼儿在音乐表现和创造中感受音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若干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根据音乐表演动作。
2、节奏练习。
A、教师弹钢琴,幼儿根据节拍拍声音。
B、教师出示课件,请幼儿根据动物的队型和帽子拍出相应的节奏。
C、教师出示课件,幼儿根据听到的节奏声音拍出相应的节奏。
D、教师和幼儿一起玩变变变的歌曲,幼儿自己创编名字的节奏。
3、演唱练习。
A、一起演唱茉莉花,并带着微笑。
B、出示课件,幼儿体会歌曲的起伏感觉。
C、幼儿根据歌曲,配上不同的节奏型。
D、幼儿分为两组,一组为另外一组伴唱。
E、幼儿分为两个声部,二重唱的练习。
4、结束活动:
小树叶飞舞。
幼儿根据相应的曲调,分辨出高低音、上行、下行音等等。
幼儿园小班简短音乐教案篇11
音乐游戏是在歌曲或乐曲的伴奏下进行的游戏,游戏中的动作符合音乐的内容、性质、节拍、曲式,并有一定规则的活动。
它能够让幼儿用肢体感知音乐,用心灵触碰音乐,在游戏的过程中去体会音乐;通过游戏的方式使幼儿快乐的学习音乐,培养幼儿想象了、提高审美力、丰富情感、萌发创造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下面,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小小的实践:
1、翘翘板
目标:感受固定的节奏型,熟悉乐曲旋律,能够合作进行游戏。
准备:幼儿歌曲(任意幼儿歌曲都可以用翘翘板游戏体验固定节奏)
玩法:幼儿自由结合二人一组面对面、手拉手,按音乐的节奏一人蹲,一人站,上下的膝关节屈伸运动,体验身体升起降落的感受。(建议:还可以做成拉大剧扯大锯的游戏。)
2、小白兔和大灰狼
目标:熟悉乐曲旋律,演唱歌曲《小兔和狼》;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乐趣。
准备:大灰狼头饰、小兔头饰、幼儿歌曲《小兔和狼》。
玩法:男孩子头戴大灰狼头饰,女孩子戴小白兔头饰,听《小兔和狼》的歌曲进行游戏。歌曲开始部分小兔子蹦蹦跳跳两人一组做游戏,它们竖起耳朵仔细听,听到风儿在呼呼地吹,树叶沙沙地响。
歌曲的中间部分大灰狼迈着沉重的脚步,张牙舞爪的走过来,小兔子们正玩得开心呢,看到大灰狼走过来,小兔们赶紧躲在小椅子(大树)后面。歌曲的结束部分大灰狼找呀找呀,将没有及时躲起来的小兔子抓走。(中大班幼儿游戏时,小椅子的数量要少于小兔子的数量,增加游戏趣味性。)
3、小老鼠上灯台
目标:能跟着音乐完整地做动作。
准备:老鼠妈妈1个、老鼠头饰、花猫头饰2个、各种事物图片、歌曲《小老鼠上灯台》。
玩法:教师播放歌曲,教师当老鼠妈妈招呼小老鼠们随音乐节拍一起去找东西吃;当听到“喵喵喵猫来了”的音乐时,两只猫大叫一声去捉小老鼠,小老鼠们赶快跑回座位躲起来。没有及时回到座位生的小老鼠将被猫捉住。(教师提醒幼儿注意躲闪,奔跑时注意安全。)
规则:小老鼠一次拿走一张食物图片,当听到猫大叫一声,才能向座位跑去。
4、小小草帽跳起舞
目标:感受2/4音乐的乐曲的欢快与活泼、渐慢与渐快;能够互相合作及配合进行游戏,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准备:小草帽若干、音乐
玩法:教师播放音乐,幼儿和着音乐的节奏找好朋友跳舞,用身体动作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教师将一顶草帽随即戴在幼儿头上。当听到渐慢的音乐时,幼儿在教师的周围围成一个亲密的小圆圈盘腿做好。当听到渐快的音乐时,教师与幼儿共同做举起右手拿起帽子戴在旁边的同伴头上的动作。当音乐结束时,拿到帽子的幼儿为大家表演节目,游戏重新开始。(根据幼儿游戏的情况,不断增加帽子的数量。)
5、快乐的小青蛙
目标:能够根据音乐的节奏绕圈走,在游戏中遵守规则。
准备:歌曲《快乐的小青蛙》
玩法:幼儿排成一列纵队,排头的幼儿带领同伴按顺时针方向跟着音乐节奏自由做动作,并走成一个圆圈,教师作为“邀请者”站在圈外跟着音乐按逆时针方向行走。
当每次唱到“小青蛙”时,邀请者随意触碰一个幼儿的肩膀,该幼儿就离开圆圈,跟在邀请者身后,继续按逆时针方向走,也围成一个大圈。圆圈里的幼儿仍然唱着歌按顺时针方向走。当歌曲结束时,里面圆圈的幼儿做小青蛙的动作,外面圆圈的幼儿蹲下,双手托头做荷花的动作。(当幼儿熟悉游戏后,可以变化邀请者的位置在中间。)
6、老母鸡带小鸡
目标:能根据音乐的节奏做不同的动作,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准备:歌曲《老母鸡带小鸡》、《老鹰捉小鸡》,母鸡、老鹰和小鸡头饰,米粒的图片。
玩法:教师播放歌曲《老母鸡带小鸡》,当小鸡的.幼儿跟着母鸡妈妈和着音乐的节奏边唱歌曲边在草地上找吃的,当唱到“呼唤孩子快来吃”时,小鸡们捡起米粒自由吃米。教师播放歌曲《老鹰捉小鸡》,老鹰飞来飞去出场,母鸡张开双臂,小鸡四散奔逃并迅速的围在母鸡的身旁蹲下。老鹰捉到没有及时回到妈妈身边的小鸡,游戏继续进行。(为了增加游戏的难度可以增加老鹰数量或要求小鸡做不同的动作。)
7、猪八戒吃西瓜
目标:体验游戏的快乐,能够愉快的演唱歌曲,发展快速反应的能力和快速跑的能力。
准备:宽阔的场地、歌曲《猪八戒吃西瓜》、猪八戒与西瓜的图片。
玩法:幼儿展成一个圆圈当西瓜,一名幼儿当猪八戒。游戏开始时幼儿一起唱歌曲。说完最后一句时,猪八戒问西瓜:“西瓜是生的还是熟的?”当西瓜回答:“生的”,猪八戒继续问其他的西瓜。直到听西瓜熟的时,立即与当西瓜的幼儿朝相反的方向绕圈赛跑,先回原地者获胜。若同时到达则猜拳定胜负,胜者当猪八戒,游戏重新开始。
8、花儿朵朵开
目标:感受与同伴合作,共同游戏的乐趣,感受音乐的节奏。
准备:歌曲《花儿开》
玩法:幼儿围成一个大圆圈,请1名幼儿蹲在圈内扮演“小花”。圈上的幼儿边唱儿歌边围着“小花”走,当音乐结束时,小花说:“花儿花儿朵朵开”,圈上的幼儿问“开几瓣?”当小花回答开几瓣的时候,圈上幼儿迅速以相应的人数结组蹲下,做开花动作。没有结组的幼儿四散跑开,而圈内的“小花”就跑去抓住,抓到幼儿就来当小花。最后留在大圈上的幼儿获胜。
9、喜羊羊与灰太狼
目标:能够感知音乐的节奏,愉快的游戏。
准备:音乐《喜羊羊与灰太狼》、喜羊羊与灰太狼头饰。
玩法:三名幼儿当灰太狼,其他幼儿做羊。幼儿随音乐做动作,当出现欢快的音乐时小羊们在树林里跳舞蹈,游戏,玩的很开心;当出现沉重的音乐时,灰太狼来了,小羊们赶快蹲下,一动也不动,因为她如果动了,灰太狼就会把它抓起来,最后大灰狼看小羊们没有动,就不敢抓回家了。
幼儿园小班简短音乐教案篇12
目标:
1、理解儿歌中小动物与伞之间的关系,学习朗诵儿歌。
2、能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并尝试用儿歌中的句型仿编句子。
3、培养幼儿乐意在众人面前大胆发言的习惯,学说普通话。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准备:
1、大树、蚂蚁、蘑菇、青蛙、荷叶等小图,片句卡,
2、动物头饰
重点:
理解儿歌中小动物与伞之间的关系,学习朗诵儿歌。
难点:
能结合生活经验大胆想象,并尝试用儿歌中的句型仿编句子。
过程:
一、谈话导入主题小朋友们,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它漂亮吗?它不仅漂亮,还非常有用呢!你们知道在什么时候常常用到它吗?对,下雨的时候我们撑起它,就不会挨淋了,那小动物们没有我们这样的伞,下雨的时候他们该怎么办呢?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好听的儿歌《伞》里讲的就是关于小动物们找伞躲雨的事情,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它们是怎样找伞,都找到了什么伞好吗?
二、理解画面,模仿创编
1、出示小鸟,引出第一句。
师:有一天小鸟正在外面捉虫,突然哗啦哗啦下雨了。小鸟的羽毛要是淋湿了它就飞不动了,也会感冒的,小鸟没有伞。可是它很聪明,自己会找伞,你们猜他会把什么当做伞,它看到大树是怎么过去的?你能用动作做做看吗?小鸟躲在大树下非常高兴,他还给这棵大树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大树伞。
师:小鸟找伞的故事听完了,为了使小朋友们记得方便,老师把这个故事用一句很好听的话说出来:哗啦哗啦,下雨啦,小鸟飞到大树下,大树伞!(边说边出示句卡,引导幼儿学说第一句)师:你们会说吗?看着卡片我们一起说说吧!
2、观察第二幅画面,引出第二句。
师:大树真是一把特别的伞!这又是一把什么特别的伞?(出示第二幅画面,呈现蘑菇图)师:什么动物在蘑菇下躲雨呢?你们想一想小蚂蚁是怎么来的呀?一起来学学吧!
师:小蚂蚁找伞的故事我们也可以用一句好听的话说出来一起说一说吧:"哗啦哗啦,下雨啦,小蚂蚁跑到蘑菇下,蘑菇伞!"(出示句卡,引导幼儿学说。)
3、观察第三幅画面,引出第三句。
师:小鸟和小蚂蚁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伞,真高兴。小青蛙也在找伞,小青蛙会把什么当做伞?怎样到伞下的呢(呈现青蛙和荷叶背景图)师:谁能看着卡片用以句好听的话把这个故事完整的说出来?(出示句卡,模仿讲述:哗啦哗啦,下雨了,青蛙跳到荷叶下,荷叶伞!)
4、观察第四幅画面,引出第四句。
师:青蛙找到荷叶当伞真聪明,看看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
师:你能看着卡片用好听的话完整的说一说吗?(看句卡尝试讲述:哗啦哗啦,下雨啦,小蚂蚁爬到树叶下,树叶伞!)
三、问题讨论
1、师:小动物们都找到自己喜欢又有趣的伞躲雨,真高兴呀!想一想,小鸟为什么喜欢找大树伞呢?
2、师:小蚂蚁为什么找蘑菇当伞?(依次类推)
四、完整欣赏师:我们已经把小动物们找伞的`故事编成了一首好听的儿歌,名字就叫伞,现在就一起来完整地欣赏一下吧!
五、情境表演儿歌师:你们真棒!这么短的时间就学会了这首儿歌,我们又会编,又会念,真了不起,那我们把这首儿歌表演出来给大家看吧!(八个小朋友分别扮演小鸟、小白兔、小青蛙等角色,其他小朋友看句卡说儿歌)
六、创编儿歌师:哗啦哗啦,雨还在不停的下,还有这么多小动物没有找到合适的伞躲雨呢!请你们帮忙啦,下课后,请你选择一个动物朋友,然后把你们的话和编的句子放在一起,又变成了一首好听的、有关&39;伞&39;的儿歌啦!
附:儿歌《伞》
哗啦哗啦,下雨啦,小鸟飞到大树下,大树伞!
哗啦哗啦,下雨啦,小蚂蚁爬到蘑菇下,蘑菇伞!
哗啦哗啦,下雨啦,青蛙跳到荷叶下,荷叶伞!
哗啦哗啦,下雨啦,小瓢虫飞到花瓣下,花瓣伞!
哗啦哗啦,下雨啦,小鸡钻进妈妈的翅膀,妈妈伞!
哗啦哗啦,下雨啦,乌龟缩进小甲壳,甲壳伞!
哗啦哗啦,下雨啦,松鼠翘起大尾巴,尾巴伞!
教学反思:
1、在请幼儿进行创编过程中,没有进行举例,而是请幼儿自己直接进行创编,提高了难度。
2、在请幼儿熟悉儿歌时,请幼儿一边模仿一边上台,站在“伞”的旁边,没有意义,可以请幼儿直接在座位上起立。
3、在请幼儿进行创编时,幼儿始终围绕教师所展示的图片,而不能发散思维。此时教师应及时将图片撤离,在熟悉诗歌的最后阶段就可以将图片撤离。
4、在游戏阶段,可以增加伞的数量,并散落在教室的各个地方,并自然引导诗歌创编。
5、在诗歌创编的过程当中,教室分阶段请幼儿创编,首先是一句,然后是两句,这对幼儿来说难度提高,可以分小组共同创编,并将他们的成果用图画展示分享。
幼儿园小班简短音乐教案篇13
活动目标:
1、喜欢参加节奏活动,尝试集体合奏带来的快乐。
2、能体验生活中各种玩具工具发出的各种声响,创造性的探索并使用这些玩具为乐曲伴奏。
活动准备:
教具:
1、音乐磁带
2、图片:剪刀(红色)、锤子(绿色)、针(黄色)
学具:
1、红、绿、黄三色垫子
2、水桶、脸盆、盘子、杯子、碗、勺、筷、盒、纸袋、报纸、一拉罐等生活用品。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鞋匠”
二、师幼互动游戏将象声词编入乐曲,初步尝试合奏的乐趣。
1、师以“小鞋匠要做一双新鞋子”为题引导幼儿看老师表演歌曲。
2、师幼一同有节奏地模仿锤子、剪刀、针发出的声音。
3、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扮演的角色,并按图片上锤子、剪刀、针的色彩坐到相应的垫子上。徒手练习各自的.节奏。
三、鼓励幼儿选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当作乐器为歌曲伴奏。
1、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指导:
发现了什么,怎么让你手中的“乐器”发出好听的声音。试一试哪一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最像你所扮演的工具的声音。
2、引导幼儿听音乐自然的用手中的“乐器”为乐曲伴奏。
四、结束
说一说今天游戏的感受,以鼓励幼儿到教室外探索出能发出好听声响的“乐器”。
幼儿园小班简短音乐教案篇14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通过身体模仿动作、图形总谱,学习演奏打击乐。
2、让幼儿能够探索、发现节奏的变化,发展观察力、注意力和节奏感。培养幼儿用动作表现音乐的创造性,合作意识,张扬个性。
3、要求幼儿在教师指挥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改变指挥方按,丰富演奏内容。提醒幼儿要有意识地体会打击乐器的演奏效果,注意乐器的音色、音量与乐曲情绪的一致和谐。
活动准备
节奏图谱,音乐,乐器(响板、碰铃、沙锤、手铃)若干、音符(红、黄、蓝)若干
活动过程:
1、音乐律动《一起去爬山》,幼儿跟随音乐和老师一起做律
2、节奏训练游戏,导入课题
教师拍节奏,让幼儿听音,模仿拍出相应节奏
上面上面啪啪,下面下面啪啪,上面啪,下面啪,上面下面啪啪
3、熟悉乐曲《拔根芦柴花》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1)、初步欣赏音乐,感受乐曲活泼欢快的情绪。
教师提问:听了这首曲子你们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在听这首曲子的&39;时候你们想干什么?
2)、再次欣赏音乐,要求幼儿通过有趣的律动、表演来掌握乐曲的节奏,了解乐曲的基本节拍。
引导幼儿还可以拍身体的其他部位打出节奏。如:拍腿、拍肩等等。
3)、教师哼唱乐曲,与幼儿一起打节奏,注意节奏的强弱
4、认识图谱
出示图谱卡:
1)今天老师还给你们带来些新朋友哦(出示小音符),他也想和我们一块来玩节奏游戏,你们愿意吗?
2)小音符要考考你们咯,看看哪队小朋友反应最快,教师错开出示三种节奏卡分别请幼儿打节奏。
出示总谱挂图:
3)教师将幼儿分成红、黄、蓝三组跟同颜色的音符宝宝进行节奏练习。
5、乐器演奏
你们真棒!学的真快!那现在你们想不想和小乐器一起做游戏呢?那你们赶紧把他们从你的凳子下面请出来吧~~
1)、教师指挥,幼儿看图谱演奏
2)、交换乐器再次演奏一遍
要求幼儿将乐器放回自己的凳子地下,再互换位置演奏说课
幼儿园小班简短音乐教案篇15
设计意图: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孩子们特别喜欢。
而小班幼儿的思维活动带有具体形象性,喜欢模仿。《小鸡小鸡在哪里》是一首
深受幼儿喜爱的歌曲。歌词中小鸡和母鸡妈妈的对话能激起幼儿情感的共鸣,好
像在和自己的妈妈对话一样。所以在活动过程中我扮演母鸡,请幼儿以小鸡的身
份做游戏。幼儿在欢快而又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
活动目标:
1、通过对唱游戏活动,感受歌曲的对答情趣与亲情,在游戏的情景中快乐的学唱歌曲。
2、激发幼儿想象力,体验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歌曲录音磁带以及老狼的音乐磁带。
2、小鸡胸饰,母鸡头饰。
3、与幼儿一起创设游戏情景“花园”
活动过程:
一、对唱游戏
1、教师和幼儿边唱边跳进活动室,花园里的花好漂亮啊请小朋友在花园的篱笆旁坐下。
师:“今天天气真好,鸡妈妈带鸡宝宝到花园里去玩,好吗?”
2、(1)学对歌词。
师:“小鸡,我们来做个游戏好吗?”
师:“小鸡小鸡在哪里?”
幼:“叽叽叽叽,在这里。”
师:“小鸡小鸡在哪里?”
幼:“叽叽叽叽,在这里。”
(2)学唱新歌。
师:“鸡妈妈用好听的声音来问,你们会用好听的声音来回答吗?”
弹琴一起学唱。
二、游戏《小鸡与大灰狼》
1、讲故事:有一只大灰狼,躲在草丛里,每次小鸡出来玩的时候,他就来抓小鸡,小鸡可聪明了,他们变成了一朵朵小花,大灰狼就找不到了。大灰狼可真傻呀!等大灰狼走了,鸡妈妈来找她的宝宝,她轻轻地唱:“小鸡小鸡在哪里?”,小鸡就又回到妈妈身边唱歌了。
2、幼儿游戏,听到大灰狼音乐,马上变成“小花”不动,等到鸡妈妈来唱:“小鸡小鸡在哪里?”小鸡们一起站起来回答妈妈:“叽叽叽叽,在这里。”
3、幼儿游戏2——3遍。
三、结束活动
1、师:“天黑了,小鸡要回家了。”
2、听音乐《晚安曲》回家。
